小学高效课堂影响因素分析
小学高效课堂影响因素分析 高效课堂是基于有效课堂教学之上的一种实现教学 效率最大化、效益最优化的教学模式,它直接影响了学生的 学习发展与教师的生活质量,甚至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在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面临的是更加多元、开放的教学模 式,虽然一些教师在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上做了一些尝 试,但在日常教学中仍然存在教师“无效”工作和“低效” 工作、学生缺乏主动学习意识等问题。因此,探讨高效课堂 的影响因素对教育教学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影响小学高效课堂的主要因素 1. 教师的引导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 课堂高效性的实现依赖于师生的共同努力。其中,教师 的思想观念、教态、课前预设与生成、教学评价与反思总结 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高效课堂的构建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第一,教师的思想观念与教学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 习兴趣与课堂情绪。
首先,教师的思想观念,尤其是其学生观直接关系到学 生的学习情绪。根据心理学中的“首因效应”,如果学生最初接触到的是教师温和真诚的、热情亲切的、平等公平的学 生观,那么,他们对之后的行为活动和学习会产生高涨的学 习激情。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表现出对学生的关爱, 形成一个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课 堂情绪,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其次,教师的饰态、姿态、语态等将直接影响学生课堂 学习的兴趣。如果教师衣着整齐,以一种温和、“慈祥和蔼”、 朴实大方的心态与学生进行交流,学生便会对老师产生一种 亲切的信赖感;
反之,学生就会有一种不被重视的感觉,从 而失去学习的兴趣,降低课堂学习效率。所以,教师良好的 课堂形象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第二,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影响学生学业发展水平的关键 性因素。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是衡量高效教学的重要尺度, 它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不仅需要掌握专业技能,还需要 专业理论素养和专业眼光的提升,加之每个学科所要掌握的 知识都不同,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利用专业 知识准确地“接收”每位同学所传递的信息,运用简练而富 有感染力的语言准确无误、清晰地回答学生所提问题,还要 利用观察能力洞悉学生的一切,对其进行张驰适当的管理, 使学生在专业化教师的领导下进行学习,促进其学业发展, 提高专业知识。第三,教师的课前预设与生成制约着课堂教学效果。预 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设是生成的基础, 生成是预设的创造性发挥。充分发挥预设和生成的作用,实 现两者的最佳结合和发展,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果教 师在备课过程中,充分考虑了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并事先设计了相应的教学安排,那么,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能最大程度地实现课堂教学效果;
反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 需要花费不必要的时间处理突发事件,进行课堂管理,从而 影响了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使得课前预设和课堂生成无法 达到兼容兼顾、和谐统一。这就要求教师充分把握与了解教 材、学生及教学环境,并加大课前教学设计的力度,最大程 度地进行课前预设,降低突发事件的发生,促进教学的顺利 进行,实现预设与生成的高度统一与融合,提高课堂教学效 率。
第四,教师的教学评价与反思是教学效果得以提高的助 推器。课堂教学评价与反思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 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保障育人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手段。
就教师而言,通过课堂教学评价,教师可以判断自己的教学 活动与目标之间的“距离”,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 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与探讨,改进教案,制定适当的教学 计划。教师在评价与反思过程中也会获得更多的知识与经验,这些都可以直接影响教师日后教学的准备、实施和结果,这 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教学工作及专业发展,也使得课堂的高 效性得以进一步实现。
2. 学生的学习状态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必要条件 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与对象——学生,对于教学质量的 提高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由于学生的文化基础、学习能力、 个性特点、行为习惯等都存在明显的差异,所以,良好的学 习状态是促进教学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
第一,学生的学习态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由于每个学生都是鲜活的生命个体,其学习习惯与行为等各 方面都存在着鲜明的差异,如果没有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对 学习持消极态度,会阻碍课堂教学活动顺利进行。这不仅会 对学生的学业产生影响,还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一定的 影响,所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加强思想道德教 育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因 素。学生自我效能感过高或过低都不适宜学生的健康持续发 展。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心理状态、情绪状态以及成绩 经验等都会影响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可以通过榜样的力量、教师提供机会、积极情绪等的引导,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 从而实现自身的价值。但过高的自我效能感容易导致学生自 负,不利于其学习水平的提高;
反之,如果学生的自我效能 感过低,容易使学生产生自卑的情绪,同样不利于其学习。
所以,学生需要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大小,将自己的知识技能 转化为学习动力,实现学习目标。
第三,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促进教学有序进行的内驱力。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于学生自身的发展,如果学生根据自身 的爱好与兴趣,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接收知识,课堂教学便会得到最优化;
如果学生对学习没有 任何兴趣,没有正确的学习意识,不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其 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则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与成长, 也不利于教学活动的有序有效进行,更不会提高课堂教学的 高效性。所以,正确的学习意识、良好的学习状态对学生的 学习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 和谐平衡的教学环境是保障高效课堂的前提 教学环境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的一个小型社会环境, 学生与老师的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校园中生活的,作为师生 共同体从事教学的场所,教学坏境直接影响着教师课堂教学 效率。第一,校园文化环境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校园文 化氛围对学生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学生处在一 个环境较好、校园文化氛围浓厚的学校中,无形中会影响学 生的学习态度与行为习惯,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情趣”, 促进课堂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
如果校园环境、文化气息淡 薄,无疑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击其学习积极性,不利 于学生的身心及学业水平健康发展,所以,和谐浓厚的校园 文化环境可以有效推动课堂教学有效开展,提高课堂教学效 率。
第二,教室的空间布局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及情感认 知。由于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身体素质各有差异,若桌椅的 摆放与高低按规定设置,则容易降低学生的视力,影响其健 康发展;
若不固定则会影响学生的行为活动。所以,课堂教 学必须以学生为基准,桌椅的排列与高低设置需要在课堂物 质环境的建设上充分考虑学生的生理需求、学生的成长特点、 课堂管理等因素,选用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排列方法,用 最少的时间管理课堂,提供一个有益于、适宜于学生学习的 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三,课堂的心理环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课堂心理环境是指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把握,即师生之间、生 生之间的和谐、平等的交流与沟通的课堂氛围。如果师生在一个和谐、民主、平等的环境关系中进行教学、交流与沟通, 学生便会产生满意、愉快、合作等积极的情感,极大地促进 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及信息的传递,提高教学效率;
但如果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较“专制”、一板一眼,按照学校 的规章制度治理学生,极易“破坏”师生之间的关系。在这 样的课堂氛围下,不仅对老师与学生共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也不利于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实现。所以,努力构建和谐融洽 的课堂心理环境对于提高教学的高效性是至关重要的。
二、提高小学课堂高效性的措施 基于上述对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学内容的 合理科学化、教学环境的和谐平衡化等因素的具体分析,下 面对提高小学课堂的高效性提出相应的策略。
1. 转变教育观念,提升自身素养 教师是影响教学效率的直接因素,对学生起着引导、指 导、诱导、教导、辅导的作用,是学生的导师。所以教师必 须转变以往的学生观,努力提升自身素养,运用专业知识与 技能进行教学,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第一,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提升个人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孩子的健康发展与教 师教育密不可分。由于小学生有着严重的向师性,所以教师 在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仪容仪表、身心状态等的同时,需 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及身心健康与兴趣爱好,尽可能满足 他们的需求,对孩子进行适当地教育,转变学生观,不将分 数作为评判孩子好坏的唯一标准。只有在孩子身心各方面都 健康的基础上进行教育,才能发挥教育的效果。
第二,正确认识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教师必须把握好 学生的学习起点,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教学课前预设, 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课堂教学的设计是建立在学生已有 知识水平与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之上的,教师通过对学生起 点的了解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建立一定的联系,使学 生在顺应原有认识水平的基础上,同化所学的新知识,以促 进学生的深刻理解,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第三,评价多元化,重视反思总结。教师在教学后要进 行课后反思、评价总结,注意评价内容的多元性,注重学生 综合素养的考察,不仅关注学业成绩,而且关注学生的创新 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积 极的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对 个体发展独特性的认可,充分发挥学生多方面的潜能。通过 反思总结,改进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率。2.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既是自然人也是社会人,作 为教育的主体,学生需要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确定适合自 己的目标,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健康的身心,促进自身发 展。
第一,培养健全人格,树立学习意识。每个学生都是鲜 活的生命个体,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人格。但在小学课堂, 最重要的不是为了得高分而学习知识,而是先学会最基本的 做人的素养,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学生的所有发展都是建立 在身心健康的基础之上,所以,在教学活动中要把学习德育 放在第一位,将德育情感渗透在有效教学的过程中,逐步教 会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尤其是生生和师生之间的交流,健 康良好的交往能力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第二,提高自我效能感,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学习过程 中,可以利用榜样的作用提升自身的自我效能感,有效发挥 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如果一个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较高,他的 主观能动性也会随之提高,自然而然就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 兴趣,就会主动去学习,去探索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促进自身的学习与发展。3. 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改善课堂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是大环境校园与小环境课堂组成的,而课堂环 境又由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两部分组成,所以,要想实现课 堂教学的高效性,必须实现大环境与小环境的和谐平衡,使 师生在一个相互尊重、友好合作和具有心理安全感、舒适感、 归属感的氛围中健康、和谐发展。
第一,创设文化气息浓厚、舒适和谐的校园大环境。学 校需要制定适当的教育目标,创造一个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 兴趣的校园文化氛围,为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一个舒适和谐 的大环境。比如美国某所小学,它在校园走廊中设计一个“品 德树”,这个品德树的主要内容有:树干—encourage、树 枝—respect、responsibility、compassion、spirit、honor、 dedication。这样的设计既创造了一个“舒服”的自然环境, 又培养了他们的价值观、区分黑白善恶的能力以及待人处事 的方法方式和态度。
第二,打造文化教室,体现班级特色。为促进学生的高 效发展,必须在教室的空间布局上全面考虑学生各方面的需 求,将教室打造成一个具有文化特色的专属于孩子们的地方。
在教室的设置上,可以创设一个文化墙,让孩子们自由发挥, 设计属于自己的作品,同学之间互相学习,相互鼓励,还可以在教室的某一个角落设置一个“书墙”,选取一些与所授 课程相关的书目,放置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书,有利于学生开 阔眼界,锻炼思维方式,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形成一 个和谐的、有益于学生学习、成长的文化氛围。
第三,树立正确的师生观,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 要和学生在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的氛围下相处,必须实现 课堂教学的公平公正,因为公平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
在实现公平的基础上,以民主的教学风格与学生交流,让他 们感到老师不仅仅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人,还是一个帮助 他们解决学习困难的朋友,从而建立一种友好的相互促进的 学习氛围,打造小学高效课堂,从而促进师生共同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付立艳.浅议高效课堂教学改革[J].教学研究,2013 (1):67. [2] 翟志华.教师教态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J].教学 与管理,2005(27):41-42. [3] 徐新.中小学课堂教学行为高效性研究[D].贵阳:
贵州师范大学,2009. [4] 覃隶莲,戚林,王翠荣.课前预设课堂生成 有效教 学[J].卫生职业教育, 2010(21):51-52. [5] 郝志军.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反思与建构[J].教 育研究,2015(2):110-116. [6] 高翔.谈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及其培养[J].龙岩师专学报,2001(19):92-94. [7] 刘家访.课堂管理的65条建议[M].福州:福建教育 出版社,2014(2):31-32. [8] 林玉.把握学习起点,促进有效教学[J].福建基础 教育研究,2010(12):35-36. [9] 胡荞丽.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10] 陈丁鸿.在美国上小学[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 版社,2014(9):11. [11] 崔美玉.和谐师生关系与中小学课堂教学[J].延边 教育学院学报,2010(1):72-74. [12] 李冲锋.中小学课堂教学的30个失误[M].北京:中 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