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研课题服务于教育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科研课题题目

让科研课题服务于教育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

让科研课题服务于教育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 我校地处洪山区中心,但学校生源主要来自周边随迁进 城的农民工子女,教学质量位于区内边缘地带,发展相对滞 后。我校践行的教育理念是“全纳教育”,是一种容纳所有 学生,没有排斥、没有歧视、没有分类的教育,主张在学校 中要关注每一位教师,每一个学生,并按照教师和学生的不 同个性和需求,促进全体师生的自我发展、自主生长。

我们根据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目标,申请立项了“湖 北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课题”《全纳教育理念下促进 师生心本发展的实践研究——以石牌岭小学为例》。近年来, 学校各部门和全体教师围绕主课题组建了三个研究团队,工 会团队着力打造学校“心本文化“,德育团队着力构建学校 “心本德育”模式,教学团队则着力探索区“享受学堂135” 背景下“心本学堂”的教学模式和促进教师心本发展的有效 途径。

为了使课题研究始终与日常教学教研紧密结合,始终以 解决日常教育教学问题为目的,摆脱课题研究的“阳春白雪”, 使教育科研真正回归本质,真正服务于教育教学,真正服务 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我们引进了潘海燕教授及其团队创立的 自主生长式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的基本思想,努力沿着该理论 倡导的“事例经验”——“类经验”——“个人经验体系” ——“实践智慧”路径前行。

一、围绕学校课题研制《教师发展手册》——留下行动的痕迹 2013年9月,我校以科研课题的研究为契机,抓住教师 心本发展这个切人点,历时一个月,研究制定了《石牌岭小 学全纳教育理念下促进师生心本发展的实践研究教师发展 手册》(以下简称《教师发展手册》)。该手册从教学、教 研、教培等方面着眼,汇集教师每一个成长阶段的发展计划, 体现教师发展中的过程性资料、自我反思性总结和学校培训 评价鉴定等。《教师发展手册》是教师全学年教育教学工作、 课题研究过程的一个详实、生动、原生态的记录手册,科学 记录教师专业成长的全过程。同时,《教师发展手册》也是 我校“十二五”省级课题研究过程的文献性资料,集收集、 整理、总结、评价诸多功能于一体,在课题研究中具有重要 的研究价值;
它是教师教育教学研究的抓手和基石,可以从 中看到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策略;

它是教师教育教学思想行为的独特、个性化的呈现;
它可以 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和决策提供依据,可以从中全面了解教 师队伍建设的现状,了解本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优势与不足, 了解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产生的经验,并及时进行推广,形成 自己学校的特色。

2014年9月,根据老师们使用《教师发展手册》中所存 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又历时一个月,对《手册》进行 了精心的调整。这次调整,继续秉承坚持“问题即课题,教 学即研究,成果即成长”的理念,主要进行了以下改变:将手册由厚变薄,将内容由浅变深,将记录由重记载变为重反 思,引导教师围绕“问题”研究,全方位关注教学全流程, 带着问题备课、上课、听课、评课、教研,将老师们的教育 教学过程变成实实在在的研究。

老师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研究中,内心总有一个很大的 困惑就是科研到底怎么做,我们通过对《教师发展手册》的 再次调整和撰写,使老师在这个过程中明晰一个概念,就是 科研并不是离我们很遥远,科研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聚焦 课堂,聚焦要解决的问题,将我们的问题研究与日常的教学 工作紧密结合,把学习与研究、实践与反思有机整合,最后 达到以研促学,以研促教,教研相长。这次《教师发展手册》 调整的一个最关键的词就是“小题大做”。“小题”就是需 要我们老师从细微处着眼,从教育教学的“小处”着手找到 自己急需解决的问题,围绕学校的总课题确定本学期或者本 学年要研究的小课题。“大做”就是将这个“小课题”的研 究贯穿到一个学期甚至是一个学年的教学工作中,带着教师 经过深思熟路所确立的这个小问题参与上课、研课、听课、 评课、学习活动,最后形成自己的教育叙事及教学科研论文。

学校希望在教育教学问题的研究过程中,在《教师发展 手册》的运用中,留下老师行动研究的痕迹,实现教师的自 我的成长、自我的发展,成为一名“最真实的成长型教师”! 二、围绕学校课题开展小课题研究——提供行动的思路 2014年3月始,在学校科研主课题的推动下,我们引导教师从课堂出发,从常规工作出发,从小问题人手,开展校 本小课题研究。

选择课题是开展研究工作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它关系到研究工作的成败,也关系到研究的实际效果。课题 来源于问题,教师要善于从教育教学工作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中选择课题,善于从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中提出课题。我引 导全体教师在学校科研课题的引领下,围绕“心本校园文化” “心本德育”“心本学堂”等方面,结合自身及所担学科和 任教班级的实际情况,选择目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作为研 究课题。课题力求小而精,立足以解决问题。由于问题鲜活, 贴近实际,又与日常教学教研紧密结合,把工作与研究融为 一体,老师们普遍觉得这样的课题确实有用,确能促进教育 教学质量的提高,因而积极性高涨。

老师们围绕学校主课题提出了31项子课题。初选课题提 出后,在对课题进行论证的过程中,首先要对研究背景进行 分析,主要回答这个研究课题有没有确立的必要。这对一线 教师来说是一个新生事物,他们不知道从何人手,怎样论证。

对此,教科处结合教师自身实际,为教师量身定制了一个流 程: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三、研究成果。

老师们根据以上三个方面的提示进行课题论证,增强了目的 性,简化了流程,条理更清晰。在老师们上报的31项子课题 中,陈梦老师的《关于培养孤独症儿童语言沟通能力的个案 研究》成功立项为武汉市教师个人课题,商德芬老师的《小学语文课堂上有效提问的实证研究》、向娜老师的《让潜能 生在音乐心本课堂体验成功的策略研究》、成娟老师的《学 校特色校本课程(市情辅导)的开发与应用研究》成功立项 为洪山区教师个人课题。2015年我校的市区级教师个人课题 都成功结题,也为我校今年的市区级教师个人课题的申报奠 定了坚实的基础。

教师个人小课题是否成功立项,是否成功结题,固然重 要。但我们更看重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的问题意识、研究 意识、目标意识的萌芽和生长。所幸,在这个过程中,我们 收获更多的是惊喜! 三、围绕学校课题进行小问题反思——调整行动的方向 每月初引导老师们根据自己目前教育教学中急需解决 的小问题人手,开展行动研究,月底形成小问题反思,要求 老师们的小问题反思沿着“问题——过程——动机——策略 方法——启发”的思路进行,反思要有针对性、有时效性。

每月将老师们的小问题和小问题反思进行“优秀小问题反 思”的评比,有争议性的反思还会在教研活动中进行讨论和 交流,以此促进教师学会反思,学会研讨,学会交流和分享, 从而最终促进教师心本发展。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也有 的专家认为:优秀教师=教育教学过程+反思。这些其实十分 简洁地提出了教师成长的规律:经验+反思=成长。过去的点 点滴滴,我们需要从中获得一些经验,并通过经验,进行反思,思得、思失、思效、思改。唯如此,才能成长,才能成 功。

几年来,在自主生长式教师专业发展之路上,我们虽有 成绩,也有不足。首先教师角色的转变、研究能力的提高是 一个长期的过程。很多教师不善于从实践中发掘提炼问题, 不熟悉研究的基本策略和方法,不知道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 升华和科学的总结,这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影响教师专业成长, 自主发展的关键环节,而改变这一现状绝非一朝一夕之事。

再者,真正有成果的研究往往是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

随着学校班级和学生数量的增加,教师数量不足,负担过重, 完成正常教学任务尚且吃力,开展研究工作更是困难重重。

虽然问题总总,但是我们相信,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我们 不断成长和进步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