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适应新生活》教学设计]如何适应新生活

高一年级《适应新生活》教学设计

高一年级《适应新生活》教学设计 教材与学生分析:
本课是江苏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16年审查通过 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试用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高一年级第一课的内容,授课对象是江苏省如东高级 中学高一年级的全体学生,每班约40人。我校本届高一年级 的学生人数偏少,全部为正取生,学生情况相似度极高。学 生成长指导中心在学生进校两个星期后,对部分班级进行了 抽样调查,发现相当多学生进校后,在某些方面存在不适应 的现象,比如:怀念以前的同学和老师;
小测验成绩不理想, 心情非常紧张;
花了很多时间,学习成绩还是不能有很大的 改观等。学生对本节课有很强的需求。教材从心理学小实验 导入,引出适应新环境的课题,通过两个探究活动引导学生 思考,在遇到诸如案例中对新环境不适应的问题时该如何应 对。教材中“点亮心灯”环节对高中生适应新环境的一些常 见策略进行了总结归纳;
“拓展天地”环节提供了《社会适 应能力诊断量表》,学生可借量表评估自我适应能力。教者 根据实际情况,对部分内容进行了适当调整。

教学目标:
1.了解不适应新环境时如何应对。

2.在小组讨论中体验合作学习,提升自我表现力。

教学准备:纸、笔、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热身导入 游戏:有点儿不习惯 游戏规则:请全体同学伸出双手,在非常自然的状态下, 双手十指相扣。观察自己哪一只手的大拇指在上,哪一只手 的大拇指在下。接着,交换上下两只手,使上下两个大拇指 的位置颠倒,并保持这个姿势一分钟。

师提问:换了一种十指相扣的方法后,感觉如何? 师总结:刚才不少同学都谈到了感觉非常不舒服,感觉 怪怪的,有的同学甚至坚持不到一分钟。从一种习惯的十指 相扣的方式到另外一种方式,不少同学都遇到了不习惯和不 适应的问题。那么我们从初中校园到高中校园,大家有没有 遇到不适应的问题呢?遇到了哪些不适应的问题呢?当遇 到了一些不适应问题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 一起来聊聊“适应新环境”这个话题。

二、自我觉察——激发学习兴趣 1.请全体学生利用教材第4~5页《社会适应能力诊断量 表》进行心理小测验。

2.询问学生:做完这个测试,对照评价标准,你的结果 如何呢? 师总结:刚才的心理测验并不一定完全符合我们的实际 情况,但是如果我们是用心去完成的,还是能够为我们了解 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提供一定的依据。在这个测验中,得分 越高则说明你的社会适应能力越强,得分较低则说明你的社会适应能力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只要我们虚心学习、主动 锻炼,就能不断提升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 新环境。

三、探究学习——提升适应能力 1.请学生阅读课本第2、3页探究活动二的材料。

2.小组活动: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思考如下两个 问题:
对材料中玲玲、俊浩和珍珍三位同学遇到的问题进行描 述,并分析他们遇到烦恼的原因是什么。

假如你是他们的心理老师,你会如何引导他们解决遇到 的问题。

3.成果分享:请每小组派一名代表,将上述两个问题的 研讨结果在全班分享。

师总结:从刚才大家的展示中我们发现,进入高中后客 观环境发生了变化,这是一个事实,我们得承认这个事实。

面对这个挑战,我们的处理能力可能不足,既有新鲜感,又 怀念过去的生活,这些都是正常现象,需要我们学会正确地 认识自己,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主动做出一些改变以适应 新环境。老师对大家刚才展示的重要部分做了一个总结如下。

(PPT展示教材中“点亮心灯”的部分,教师适当解读) 四、活学活用——思维碰撞 从学生提交的课前调查中,抽出两例不能适应高中环境 的事件。请全体同学结合本节课所学和自己已有的成功经验进行支招。

五、课外知识拓展:高中和初中五大不同 课件出示“初中和高中的五大不同”:学习内容的不同 (知识量、理论性、系统性、综合性);
学习方法的不同;

学习环境的不同;
学习压力的不同;
学习情绪的不同。

布置作业:想一想自己目前还有哪些未能适应的地方, 选择一个尝试着为自己想办法解决。

课后反思:
对教材的使用要灵活。备课时,教者在脑海中设想完全 顺着教材流程上这样一节课,发现有两个问题:一是如果完 全按照教材来上课,45分钟肯定完成不了任务;
二是一节课 思辨内容过多,学生可能会丧失对心理课的兴趣,不利于营 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教者忍痛割爱,换掉了教材上心理学实 验的导入,改为亲自动手、现场体验,增强了课堂趣味性;

将心理测验提到前面来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

总结的工作可交给学生。在探究活动结束后,每小组向 全班同学展示成果时,可以安排1~2名学生作为观察员和总 结员,给他们布置独特的观察和总结任务。小组展示结束后, 由他们对小组展示的成果进行总结,教师适当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