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成语典故
中国的成语典故 中国的成语典故篇一:举棋不定 春秋时期,卫国的大夫孙文子和宁惠子发动军事政变,将卫献公赶下 台,立别人当了卫国国君。后来,宁惠子临死前觉得自己做错了,便将儿子悼子 叫到身边对他说:"我的儿子呀,当初你的父亲一时鲁莽,驱逐了国君。现在我 知道做错了,看来,只有你能帮我改正我的错误了。把卫献公接回来吧。”说完, 就去世了。一直流亡在国外的卫献公听说宁惠子已死,便开始了复国的活动。他 派人同宁悼子联系,并许诺自己回国后一定要让宁悼子掌权,自己不管朝政。
宁悼子有些心动,于是和众大臣们在一起商议。
大家都反对宁悼子做这样的蠢事。其中有一个大夫说:“想十二年前, 你们宁家驱逐了卫献公,并没什么过错。可现在又要接卫献公回来,我想这会很 危险。就如同下棋,棋手如果举棋不定就会遭到失败。对待一个国君的废与立更 是这样,犹豫不决就会招来灭族之祸。” 宁悼子独断专行,不听劝说,迎回了献公反而被献公用计除掉了。
中国的成语典故篇二:集思广益 公元223年,蜀主刘备去世,临死前他把军国大事都托付给了丞相诸 葛亮。为了履行对先主的承诺,诸葛亮殚精竭虑,全心全意地辅佐后主刘禅,事 必躬亲,任劳任怨。当时,丞相府里有一个办理文书事务的主簿名叫杨顒,他看 到诸葛亮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亲自过问,觉得这样太辛苦了,于是想劝他改变一 下工作方法。
杨顒对诸葛亮说:“处理国家军政大事,上下级之间应该有不同的分 工,不需要一切事情都亲自过问处理。”随后,杨顒列举出一些历史上著名的例 子,来劝导诸葛亮改变工作方法,不要管一些琐碎的小事,对下属应有所分工, 从而节省时间和精力着重抓国家军政大事。
诸葛亮对杨顒的劝告和关心非常感激,但他总觉得不能有负先主的嘱 托,感觉重任在身,许多事情不亲自处理不放心。后来杨顒病死,诸葛亮非常难过,痛哭了好几天。为了鼓励下属参与政事,诸葛亮写下了《教与军师长史参军 掾属》这篇文告,鼓励大家主动发表政见。他在文告中写道:“丞相府让大家都 来参与议论国家大事,是为了集中众人的智慧和意见,广泛地听取各方面有益的 建议,从而让我知道有些事情怎么处理效果会更好。” 中国的成语典故篇三:始作俑者 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问梁惠王:“用木 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的。” 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 梁惠王说:“也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 可老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是当权者在带领着野兽来吃人啊!大 王想想,野兽相食,尚且使人厌恶,那么当权者带着野兽来吃人,怎么能当好老 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经说过,首先开始用俑的人,他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 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中国的成语典故篇四:南山可移 公元710年,唐高宗的女儿太平公主参与后来当皇帝的李隆基发动的 宫廷政变,拥立李隆基的父亲李旦当皇帝,这就是唐睿宗。太平公主以为自已立 了大功,从此把持朝政,为所欲为,连宰相都要听从她的话,京城里的百官更是 对她敬若神明,竭力奉承。
太平公主家里有的是钱,但她并不满足,还到处搜刮钱财,侵夺土地。
有一次,她纵容家奴霸占一座寺院的磨坊,寺院为此告到官府,要求主持公道。
主审这个案子的,是雍州负责地方民政等事的司户参军李元铉。李元 纮为官清正,审案公正。他查明那个磨坊确系寺院所有,不怕得罪显贵的太平公 主,将磨坊判还寺院。
李元纮的上司雍州长史窦怀贞得知这个事后,怕有权有势的太平公主 会怪罪下来,影响到自己的前程,因此马上召见李元纮,催促他快改判。不料,李元纮不听从窦怀贞的话,当场在判决书上写了两句话:终南山也许还能够移动, 这个判决绝对不可改动。写罢,把笔丢下离去。
中国的成语典故篇五:义无反顾 西汉的时候有一位辞赋家,叫司马相如。他自幼好学,会击剑,会抚 琴,但他最擅长的还是写诗写赋,他写的《子虚赋》、《上林赋》等都在当时流 传一时,是一个满腹诗书的风流才子。因此汉武帝很赏识他,把他留在自己的身 边做官。
公元前130年,汉武帝派大臣唐蒙去修治“西南夷道”。
因为唐蒙征用大量民工,又杀了当地部落的首领,引起了当地巴蜀人 民的不安,以至于发生了骚乱。汉武帝接到这个消息后,决定让司马相如去责备 唐蒙,并让他写一篇文告,以安抚当地的百姓。
于是,司马相如写下了《谕巴蜀檄》。在这篇文告里,他说明调集民 工、士兵修筑道路是应该的,但是惊扰了当地父老乡亲并不是陛下的本意。有人 不晓得国家的法令制度,惊恐逃亡是不对的。士兵作战的时候,应该迎着刀剑而 上,宁可战死也不能转过脚跟逃跑。
你们也应该从长计议,急国家之难。经过深入的沟通,双方最终化解 了矛盾,民心迅速地安定下来,修路工程又顺利地进行了。汉武帝非常高兴,提 拔司马相如做了中郎将。
后来人们就用“义无反顾”这一成语来形容干事情时,从道义出发,为 了正义的目的而勇往直前,不能犹豫。义,道义;反顾,向后看。
看过中国的成语典故还看了:
1.中国经典成语典故 2.中国常用的成语典故 3.中国常用的历史成语典故 4.最著名的成语典故精选 5.中国古代成语典故故事6.历史上经典成语典故 7.经典的成语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