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社会转型中的道德修养策略
论中国社会转型中的道德修养策略 李兰芬,苏州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道德个体的心性觉解、人格提升是道德修养所要推崇的某种境界,而 达此境界的道德修养方法、途径及其过程在本质上则既受制于人们生活所依的微 观生存处境,更受制于人类发展所处的宏观社会形态。放宽到这样一个认知框架 下来谈道德修养,目的在于将作为人类道德实践活动之传统方式的道德修养置于 一个恰当的社会语境进行讨论,以给予其道德社会学的重新关注,而不是褊狭地 将其嵌套在某种既定话语下进行传统式的个体道德解读。由此看来,道德修养与 中国社会转型是一个尚不为学界关注但却兼具理论和实践双重意义的伦理学问 题。任何企图脱离社会生活历史进程的道德修养,无异于自我放逐和自我边缘化。伴随人类生活公共化与异质化的演进,原本植根于同质性社会形态的中国传统道 德修养体系已欠活力,顺应现代社会异质化与公共化的转型之势,从封闭走向开 放,以构建一种合乎当代中国公民社会生活方式语境中的道德修养理论,乃是笔 者想要言说的重要理论旨趣。
一、中国传统社会形态中的道德修养 从社会的性质和形态看,人类社会的发展形态主要可分为两类:同质 性社会与异质性社会。同质性社会通常表现为社会民众归属于共同的政治共同体, 并拥有大致相同的政治认同、理想信仰和价值追求;异质性社会中的民众虽然在 信仰、价值和认同等方面存在差异,但依然能够谋求其基本的价值共识和文化理 解。“家国”一体的制度安排和封建的自然经济构筑了中国传统的同质性社会形态, 即:维系整个国家机器运转的宗法血缘关系,不仅加固着君权与族权的联盟,而 且也构筑着君主意志转变为社会意志的基本通道,从而使多地域、多民族的中国 华夏大地形成了基本雷同的社会结构、伦理纲常及其可沟通的行为方式。这种同 质性社会形态成就了以“成德、成性”为境界的中国传统道德修养观念:既有西周 的“敬德配天”、“修德配命”之说;先秦儒家的“存心养性”、“反身自省”的“内在功 夫”;宋明理学家的“居敬穷理”和“省察克治”的“向内求索”;还有老子的“涤除玄览”、 “致虚极、守静笃”、释家的“觉悟”、“渐悟”、“顿悟”;等等。无论是儒家主张的内 省自身、格物致知以成圣贤,道家坚守的致虚极、守静笃以返璞归真,抑或是释 家力行的净心觉悟以求“修炼成佛”,都在向世人澄明这样一种镜像:中国社会的 传统道德修养虽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其“推己及人”的社会价值旨向, 但终因其片面推崇“诵读经书”、“颂经参禅”、“坐而论道”、“三省其身”,以实现道德个体心性觉解的道德修养方法及其修养过程,就已然将作为人类道德实践活 动方式的道德修养仅仅视为一种可以远离轰轰烈烈的社会实践,以内省、自责、 内修、悟道为主要方式的私人生活领域的心性求索。这种与中国传统社会形态的 同质化结构相适应的传统道德修养具有强烈的依附性、内向性和精英性的文化特 质。
依附性是浸透着中国传统道德修养方法、途径、境界及其全过程的基 本文化特质。在“家国一体”和封建自然经济的中国文化传统氛围中,道德修养一 般总是以位高权重者为引领、以长者匡正晚辈为秩序,从而为维持既有社会秩序 锻造出一代又一代谦卑温顺的依附性“臣民人格”。其次,以“成德、成性”为境界 的中国传统道德修养的诸多之道,均以内向度的人性回溯为精神归宿。无论是主 张抵达内心善的儒学,还是觉解或顿悟某种虚极境界的老庄学派,都始于人自身 向善的欲望、执于“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的“内自省”的修身功夫, 止于尽心知性,回复人之本性的境界。以儒家、老庄为代表的这种“为己”的心性 修养之学,是一种向内用力,而非向外求利的道德追求。最后,以“成德、成性” 为境界的中国传统道德修养,作为对人及其生命存在意义的终极目的性价值理解 的推崇,有助于构筑并促进人生精神世界的完善和至善,尽管因其人生哲学基础 具有强烈的精英主义倾向和权威主义依赖,对多数平民百姓来说它还只是一种具 有某种虚幻镜像的奢侈品。
二、中国传统道德修养遭遇转型社会的挑战 时至今日,社会转型的发展语境已经成为我们讨论一切中国现象,包 括道德修养现象无法摆脱的时代背景。按照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关于人类文 明进步的理论,我们可以将社会转型理解为是一种需要接受“灵魂的分裂”的挑战 及对挑战的回应过程。中国传统道德修养遭遇社会转型的挑战已成当代中国社会 生活中的经验事实。以社会存在方式及其变迁的历史眼光鸟瞰社会转型过程中的 中国传统道德修养遭遇“灵魂的分裂”情景中所直接承负的诸多挑战,至少可以从 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佐证。
首先,依附性的“臣民人格”遭遇个性张扬的挑战。在与传统伦理文化 和人格范型相适应的中国传统道德修养中,民众个性在整个社会格局或者说漫长 的封建社会演变中是个隐形而不彰显的存在体。产生并服务于封建自然经济为基 础的同质性社会结构的中国传统道德修养文化,无论是其原生形态,还是秦汉以 后的流变形态,本质上只是一种奉行人身依附关系的、塑造模具式系列道德人格 的宗法等级道德修养,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传统社会虽有本质差异,但在道德修养方法和途径策略上已然还是以一种国家伦理的“独特权威”继续强化着经过改 良过的种种新型依附关系。由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所推动的中国现代化所带来的, 以个性张扬和人的解放为特征的异质性转型社会,打破了同质性社会诸要素及其 相互关系之间的可通约性格局,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不可通约性的文化特 征。换句话说,传统的依附性道德修养范型或系统对现代人的约束力日渐式微或 近乎塌陷。异质性社会由于削弱甚至消解了外在于具体道德主体的唯一性、权威 性规定,使道德主体得以赢得独立性人格以及自由价值的认知与判断空间,从而 打开了传统道德修养被禁锢的封闭之门。
其次,内向性的“尽心知性”遭遇公共领域的挑战。作为传统道德修养 根基的儒家伦理之目的在于追求个体之德的圆满,所谓“君子之学也,以美其 身”(《荀子·劝学》)的“慎独”境界。与传统社会私人领域独大的状况不同,现代 社会的政治民主、经济自由与文化多元不仅造成了德沃金所说的“公共领域”与 “私人领域”的明显界分,而且促成了公共领域的不断扩张。广阔的“公共空间”使 现代人在自由与个性得以充分彰显的同时,发生着与私人领域之外的人、物、事 之间更为密切的公共关系。然而如何与陌生环境共生、与不同人群共存、与时间 流动共进传统的以纯粹追求自我人格的心性觉解,或者片面局囿于对熟人领域的 道义承诺为宗旨的“尽心知性”内向性道德修养体系已力所不及。人们生活世界所 显示出的公共取向和公共意义,极大地拓展了人们对道德修养的认识论视域:在 公共生活日益扩张的今天,我们不仅需要独具的个性、卓越的私人美德,而且更 加迫切地需要基于现代公共生活要求,符合个体社会身份与公共角色的职业化、 专业化的公共美德。诸如:基于政治参与所需要的正义感,基于人际交往所需要 的平等、诚信、宽容、明礼守法,基于公民身份所应当具备的爱国主义、法制意 识等等。显然,这种认识论的转向再一次撼动了囿于狭小私人领域的“尽心知性” 的内向性道德修养的根基,从传统相对封闭的私人领域走向开放广阔的公共领域 已成当代中国社会道德修养的选择路径。
最后,“成圣成贤”的精英道德遭遇公民道德的挑战。既推崇“天人合 一”道德人格形上境界,又诉诸日常生活礼仪纲常,具有相对成熟和完备规范架 设的,发端于传统同质性社会的中国道德修养体系,对于完善和拓展少数社会精 英分子个体精神家园无疑有其一定的道德修养价值。但是,这种以“成圣成贤” 为个体境界的精英道德修养,既放逐或远离了仅以谋求有尊严地活着的广大民众 道德主体的普适性资格,更遭遇经济成分多元、社会职业多样、地位差距拉大、 价值取向多元的当代中国转型社会中所成长起来的公民道德的挑战。公民道德对 “成圣成贤”精英道德的挑战既表现为对传统道德修养体系的怀疑、动摇,更积聚着一种建构合乎当代中国公民社会生活方式道德修养体系的深刻的社会力量。
三、当代中国公民社会语境中的道德修养 中国社会是否已经进入了公民社会,这是一个需要采用制度性和组织 性若干指标评价的实证的社会学话语,然而处于转型中的当代中国社会正在走向 公民社会,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愿望或猜想,而是一个确定无疑的社会发展的经验 事实。30年改革开放在社会领域引发的根本变革,就在于其成就了中国社会由单 位社会向公民社会的深刻转型。尽管公民社会在全球范围的实现程度和发展水平 错落不齐,但它作为国家、市场、社会公众等不同力量处于一种平衡状态的异质 化、公共化结构的社会形态,总是一个需要以民主、商谈、参与为其文化特质的 社会。“一个公民社会就意味着这里存在着一部渗透着自由、民主和人权理念的 宪法,众多充满着活力的民间团体,提供制约与纠错功能的健全的公共领域以及 拥有公正、责任、宽容、善于对话、善于妥协、积极参与之精神与素质的普通公 民。”公民社会的上述文化特质不仅存在于政治领域、经济领域,而且也渗透于 道德领域,进而催生社会道德的文化转型。这种文化转型在道德修养领域将发生 什么样的历史性变迁它的独特之处在哪里公正地说,对这个相当独特的道德文化, 不仅从文明的层次上反思还很少,就是对其内部的相当精密微妙之处的解析也极 为鲜见。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当代中国道德修养及其转型,对伦理学的发展 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对道德修养及其转型的特点、运作逻辑及其转型的 研究应当成为当代中国伦理学发展的新的灵感来源和动力源泉。在这里,我们无 意诟病传统的“心性求索式”的道德修养体系,相反,我们依然认为,“心性求索” 是道德修养的重要形态,因为,道德修养作为个体化的道德实践活动,产生于个 人自我确证、自我肯定和自我发展的需要。但是,以什么样的方式、途径及其过 程进行个体精神世界的道德修养则是社会的、历史的;当“心性求索”作为一种主 体道德修养形态的合理性、合法性所依存的微观生存环境和宏观社会形态不再依 旧,就需要对其进行适时的修正、完善,从而使道德修养体系得以形成与发展了 的社会形态和人们的具体生存环境相适应的新型道德修养形态。笔者以为,“生 活濡化式”的道德修养体系是与以“民主、商谈、参与”为文化特质的公民社会相 适应的当代道德修养体系的可能选择。目的伦理学认为,道德修养不只是遵循规 范,而是一种可能的生活方式。规范是为了生存,修养则为了生活,道德修养当 以人为目的,指向人的幸福的生活方式。
所谓生活濡化式的道德修养,指的是一种奠基于生活的、以生活意义 为价值诉求并主要通过日常生活交往中的经验教化、习俗规范、制度创新来影响人的道德认同、陶冶人的道德情感、磨砺人的道德意志,进而达致某种道德境界 的道德修养形态。主张以生活濡化作为当代中国公民社会语境中的道德修养形态 的学理依据有二:一是生活的道德性;一是道德修养的“生活”性。生活的道德性, 是指生活不仅为了活着,而且更需要有意义、有尊严地活着。人的生活过程就是 一个不断发现意义、生成意义、实现意义的过程。意义问题就是生活的道德性问 题。人不仅拥有感性生活,而且拥有意义生活。这种意义生活既产生于感性生活 又为感性生活提供价值目的和意义参照,从而真正实现人有德性的幸福生活。生 活的内在法则是生成的、开放的、超越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活不仅是实然的, 更是应然的;不仅是惯常的、不证自明的,更是可供选择的,创新的与超越的。
生活濡化式道德修养的生命力就在于其秉承了生活的这种超越性与创新性,为每 个个体的道德修养不断注入新的价值与不竭动力。道德既构成生活意义的解释系 统,使人对生活意义有更合理、更深刻的理解;又构成生活意义的目的系统,使 人的生活得到更为合理、更为完善的展开与提升。道德修养的“生活”性,是指道 德修养作为一种道德实践的活动方式总是表现为人们的生活方式或者表现着人 们的生活方式。道德修养赋予人的生活方式以意义,道德修养的价值植根于“美 好生活”或“人生幸福”。换句话说,一种道德修养,如果忘掉了人的生活、遗弃 了人的生活,它就不再是人的道德修养;而人总是以自己的尺度来衡量、估价和 选择适合于人自身生活的道德修养方法和途径。道德修养作为人的生活方式,具 有为我性、求善性和内在超越性。据上所析,较之于“心性求索式”的道德修养形 态,生活濡化式的道德修养,在本质上是一种更合乎当代中国公民社会语境中公 民道德成长特性及其发展规律的生成性道德修养模式,其最终目的是将公民历经 生活检验的合理的价值与信念纳入道德修养体系,以加快完成人的精神世界和行 为能力,即:知与行的同构过程,从而实现某种理想的道德修养境界。换句话说, 在生活濡化的道德修养视域中,道德修养主体不再只是一个静观的凝视者而必须 是一个行动的实践者。诚如胡塞尔所言:“当我们面对面谈话,互相握手致意, 有爱和恨,在思考和活动中,在辩论中互相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就经常处在 那种人格主义的态度中。”以生活濡化为路径的开放式的道德修养昭示着这样一 个事实:生活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宏大的道德修养场域。
以生活濡化为向度建构的道德修养体系的哲学基础是道德自由。所谓 道德自由是指人们独立自主地进行道德选择和道德判断的能力。没有一种初始的 道德自由,人类的任何道德修养都将成为不可能。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宁愿赞同 “自由建构一切”的哲学理念。以道德自由为哲学基础的生活濡化式的道德修养的 实践价值集中表现为:道德修养主体不再迫于外在的某种权威规定,而是根据人 之为人的生活的道德需要自主选择道德原则、践履道德行为以实现人的道德权利,维护人的道德尊严,模塑体现丰富人性内涵的独立的道德人格。
较之于同质性社会形态中的“心性求索式”的道德修养体系而言,充分 彰显“民主、商谈、参与”的公民社会特质的生活濡化式的道德修养体系呈现出自 主性、公共性、公民性三大文化特质。自主性特质,源于以“民主、商谈、参与” 为文化特征的公民社会,使每个公民获得了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更宽的社会交 往空间和更理性的道德权利选择。按照科学的理性去践履自我道德修养的方法、 实现自我修养的道德境界,是公民社会道德修养自主性的核心内容。公共性作为 生活濡化式道德修养的文化特征,源自孕育于市场经济的现代社会公共领域的不 断扩张。修炼公民个体的公共精神构成道德修养从“内圣修己”的“私域”向“外王 安人”的“公域”与“私域”整合转型的核心价值。生活濡化式道德修养的公共性既 蕴含着个体对他人的存在以及与他人关系的恰当理解,更表现在于人们通过对公 共利益的普遍追求,参与公共事务,致力于改善公共生活、建构公共秩序,从而 构建一种合乎当代中国公民社会生活方式语境的道德修养体系。公民作为公民所 应具有的基本道德修养能力、责任及其习性的可能性则构成生活濡化式道德修养 公民性文化特质的主要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