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仗在古诗教学中的价值及应用
对仗在古诗教学中的价值及应用 在中学古诗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偏重于思想情感和艺 术手法的分析,而对诗歌本身对仗的语言结构特点只是蜻蜓 点水,甚至忽略不提,致使学生对诗歌建立在对仗基础上的 艺术审美要素等感到较为陌生。这种教学倾向必须加以纠正。其实,古诗在押韵、平仄、对仗等方面有许多值得探寻的地 方。如果我们在教学中重视对古诗对仗形式的探究,就能大 大提高教学效率。另外,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也经常出现与古 诗对仗形式相关的考题,对此不能忽视。下面笔者结合实际, 探讨对仗在古诗教学中的价值及应用。
一、认识对仗修辞及其应用 对仗是中国古代诗词曲联赋中的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 它在本质上属于一种修辞格,指的是在接连出现的意义相关, 音节相对的有对偶特征的两个句子。因这两句类似古代皇宫 中左右相对而立的仪仗卫兵,所以称其为对仗。对仗的语句 结构精巧、句式齐整、声韵优美,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对 仗的出现并非偶然,从根本上说,它是由汉语言文字结构本 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因此对仗是属于植根于汉语独特的思维 模式和语言形式,古诗中对仗的运用实现了形式完美、音律 和谐的美学原则,有助于古诗营造意境,增强感染力与亲和 力。
对仗这种修辞形式在先秦就已经出现,如《诗经》中的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郑风·风雨》),“四月秀葽,五月鸣蜩”(《豳风·七月》)等。先前的诸子散文中就常 以排比对偶来加强论述气势和表现力。随着两汉时句式整齐、 铿锵有力的辞赋的独盛,以及六朝时期骈文的一枝独秀,骈 俪化的文风对对偶句式的需要愈发明显。到了南朝时期,随 着声律学的兴起和永明体的形成,诗歌的音韵之美被提到首 要位置而受到重视,有关诗句的声调、声韵日趋严格。到了 唐朝,随着近体诗的形成,在对仗方面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 求与规则。与之相应,在教学中就有了“属对”(即“对对 子”)的练习,而后逐渐发展成为启蒙教育中重要的内容之 一。著名的《笠翁对韵》便是著名的启蒙读物。“天对地, 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朗朗上 口,便于学习。后来,车万育的《声律启蒙》也是训练儿童 应对、掌握声韵格律影响很大的启蒙读物。由此可见,我国 传统的教学已经有了这方面的内容。
对仗又称对偶,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 的位置上使之相互映衬,使语句更具韵味。如“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再如“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等。近体诗对仗首先是上下两句平仄必须 相反,其次是上下两句句型应该相同,句法结构应当一致。
有的对仗句式结构不一定相同,但要求字面相对。另外,要 求词语所属的词类(词性)一致,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 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
词语的“词汇意义”也要相同,如 同是名词,它们所属的词义范围要相同。对仗的运用有宽有严,因而出现各种不同类型,《文镜秘府论》中总结了古代 诗歌的对仗形式有 29 种之多,常见的有工对、邻对、宽对、 借对、流水对、扇面对等。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二、品味对仗形式蕴含的意蕴 诗人通过工整的对仗自由排列选择的意象,从而造成一 种感性想象,产生审美意境。诗歌修辞学指出,对仗在诗歌 中的审美意义是多元的,但最为主要的就是提高诗歌表情达 意的张力,使诗歌的审美意境更为和谐开阔。大凡优秀的诗 人往往注重诗歌对仗的求新求变,即便是同样的描写景物状 摹事物,都讲究方位的高低远近,形状的大小起伏,色彩的 明暗,内容的虚实,形态的动静,都注意对仗句的距离,造 成时间与空间上的差异,形成宽阔广远的意境。读者在领略 诸如“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或者是“池上 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或者是“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些“意境深远”的对仗句时,不仅品读 到诗人精心选取的意象,再现美丽的诗歌画面,还会获得曲 折奇妙、多彩丰富的审美愉悦。
如诗经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 子衿》),这里以青青的衣领这一意象来借代恋人。我们能 够想象到主人公对思念之人的念念不忘,可想见其相思萦怀 之情。如“野岸平沙合,连山远雾浮”(何逊《慈姥矶》), 两个名词并列,呈现一幅清远朦胧的意境:滔滔江水、漫漫 沙滩和峻峭的崖壁连成一片,两岸的层峦叠嶂笼罩在沉沉暮霭之中,愁思并未随同流水逝去。又如杜甫寓居成都草堂时 所写的《客至》中“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一 联,这两句诗意蝉联而下,形成流水对,节奏轻快,语态传 神,流露了诗人对朋友到来时那真率、诚挚的喜悦心情。再 如“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落 花”“微雨”本是极清美的景色,在晏几道笔下却象征着芳 春过尽,燕子双飞,反衬愁人独立,因而引起了绵长的春恨。
这里“落花”和“微雨”“人”和“燕”都不是割裂的、零 散的,联系上下句来看,可以看到错落的景象:孤独的词人 久立庭中,对着飘零的片片落英和在霏微的春雨里轻快地飞 去飞来的两只燕子,伤逝之情油然而生。
三、借助对仗培养文字敏感力 吕叔湘先生在《给一位青年同志的信》中说:“研究语 文问题,有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有极其敏锐的语感。无论 是看书看报,或者听人说话(包括听自己说话),要能一眼 就看出来,一耳朵就听出来……”语言文字的敏感力是对有 特点的文字产生直觉的敏锐性,在诗歌学习中,语感是学生 理解诗歌的基础,是帮助学生领悟诗词内容、发展语言,陶 冶情操、提升素养的重要方式。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对文字 的敏锐、敏捷和灵敏度,对学生古诗鉴赏素养的全面提升有 重要意义。
古代讲究对仗的文字训练,从小要学“天对地,雨对风, 雪纷纷对雾蒙蒙”,通过创设情境、触发联想、再现画面、练习生活来培养语感。现如今的古诗学习,更注重其中蕴含 的深意,文字本身慢慢变得模糊起来,古诗里的对仗,对于 学生来说难以探尽。学生因为缺失了语感,不再重视对仗, 渐渐淡漠了对诗词本身字词的敏锐感觉。所以,在诗歌教学 中,如果教师能带领学生品读诗词句子,让学生在平淡处感 知语言张力,在精彩处感知语言魅力,在含蓄处感知语言的 隐力,让他们充分地触摸语言,感受语言的丰富、精湛、耐 人寻味,就一定能提高学生诗歌的语言敏感度。
品读对仗的诗句,首先要培养学生对字词的敏感度。杜 甫《绝句二首》“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中的“燃”字, 在了解了对仗知识的前提下,就不能仅仅把它理解为“燃烧”, 要展开丰富的联想,与“白”相对应,当把“燃”作“红艳” 解读,像物体燃烧之后火一般的红艳。这就让学生对诗歌内 蕴加深了把握,对文字的敏感力得以培养。品读对仗的诗句, 还能培养学生对句式的敏感度。如学习王安石七绝《北山》 中“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一联,学生如果常 读此类的诗句,便会明白类似“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 凤凰枝”的句子采用了倒置手法,说的是诗人因为内心闲适, 在山中久坐,看见了残花飘零地上,便细数落花数量;
待到 坐累了,便起身缓缓向家中走去,边走边寻找地上的芳草。
而不会简单地理解成“细数落花因为坐久了,慢寻芳草所以 回家迟了”。此外,品读对仗的诗句,还能培养学生对诗歌 语言跳跃、省略的敏感度。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一句,采用纯名词组合,学生反复 品味,即会明了诗句所体现的跳跃之美,动词的省略之美。
四、通过对仗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学习对仗的语言形式,一方面是为了感受诗词文化的抑 扬顿挫,品味诗词意境的独特;
另一方面是为了学以致用, 方便我们读者参与到和对仗密切相关的文学创作中来。日常 生活中我们需要经常接触一些具有对仗特点的对联、诗词。
能否写出一副规范对联,吟诵一首差强人意的绝句或律诗, 为中国传统文化赋予新的生命力,这尤其需要我们在对仗的 学习上下功夫。我们可以通过平时的多读、多看、多悟,多 思,通过广泛积累,充分比较,反复琢磨、反复锤炼,推敲 出既有新意又有意境和气度的作品来,以实现真正意义上传 统文化的延续。
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典型示例的呈现,积极引导 学生去写一些有关对仗的句子、对联,既能让其从中体验对 对子这一我国独有的文学形式的乐趣,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 的语用能力。在学习诗歌中的对仗诗句时,我们要力争把握 对仗诗句的四大特点:一字数相等,内容相关;
二词性相同, 结构一致;
三仄起平收,节奏相应;
四前后语序,符合事理。
熟知这几个特点,就不愁写不出具有视觉美、建筑美、音乐 美特点的诗句或对联。
比如有一副春联,上联为“冬尽梅花点点”,那我们在 引导学生学会季节对季节,动词动词,花卉对花卉,叠词对叠词后,他们就能拟写出“春回爆竹声声”,而不会不顾及 尾字的平仄,错写出“春来微风缕缕”的下联,更不会不顾 及季节,错写出“千家喜气洋洋”的下联。又比如,学生掌 握对联“对仗”的基本特征后,可以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拟 写勉励自己的对联,如“勇担责任,面壁图破,绝地自救, 狂澜须力挽;
高悬标的,矢志不渝,顺境自警,美锦宜添花” 或是“牢记成长使命,追云逐梦,用激情书写峥嵘岁月;
践 行青春诺言,策马扬帆,以责任铸就壮丽人生”。再比如, 学生还可以相互赠送对联,增进同学间的友谊,如送给班级 干部的对联“静如处子,甘坐十载冷板凳,潜心问学,功课 渐至臻境;
动若脱兔,天生一副热心肠,躬亲治政,班级已 是晏然”。或者是“泽被苍生,冬雪有情,处世应须怀恩念 德;
润涤万物,春雨无声,为人最宜谦虚低调”。通过将对 仗写作生活化,激发学生钻研对仗的兴趣,提升学生对对仗 艺术的认知水平,真正实现对仗的有教有学。
总之,我们在分析鉴赏诗歌思想内容的同时,须进一步 关注诗歌在形式方面的特点,如对仗、平仄、押韵等,从而 加深对古诗的全面理解与赏析,实现欣赏美、应用美、创造 美的古诗教学境界。对仗修辞的掌握绝非一时之功,必须经 过反复的练习才能加深印象。我们应当在学生已经掌握一定 的对仗修辞知识的前提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并掌握对仗修 辞的积极性,从鉴赏诗歌的形式之美提升体悟生活之美的能 力。再进一步科学地指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成功运用对仗修辞,从而帮助他们提高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
参考文献:
[1]羊敬德.词曲中的特殊对仗[J].怀化学院学报, 1985,(4). [2]刘云泉.色彩词构成对仗的方式及其表达功能[J]. 当代修辞学,1988,(4). [3]贺建成.对仗:中和之美的范型[J].文艺研究, 1996,(5). [4]王新霞.律诗对仗的形成原因[J].汉字文化,1999, (4). [5]陶文鹏.对仗的艺术(上)[J].古典文学知识, 2002,(2). [6]韩晓光.杜甫律诗对仗句的变化例析[J].景德镇 高专学报,2003,(3). [7]许安保,贾丽青.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对仗形式[J].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9). [8]叶作舟.诗歌对仗形式摭谈[J].语文天地:高中 版,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