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有效教学模式初探
语文有效教学模式初探 何志明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 的主人。”并把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要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改变 “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教学模式,探索构建有效的语文 课堂教学模式。那么,应该如何构建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模 式呢?在实践中,笔者尝试了按照以下流程来组织教学。一、课前自学要明确具体 小学语文人教版的实验教材是以单元主题编排的,教师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单元自学:一是能从“单元 导语”中提炼出单元主题和单元训练重点;
二是浏览全单元 课文,感悟单元主题;
三是浏览“口语交际和习作”,知道 单元习作内容;
四是浏览“回顾拓展”,细读“交流平台”, 掌握必要的单元学习法;
五是根据单元学习内容,明确单元 学习计划。如笔者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初 识鲁迅》时,让学生通过单元自学,制订了单元学习计划:
一是每天背一个描写人物的好词佳句;
二是认真观察小伙伴, 写写他的外貌;
三是买一本鲁迅的《朝花夕拾》,每天阅读 十页。这样,全班学生对整个单元便有了全面的了解,特别 是通过阅读《朝花夕拾》,了解到鲁迅幽默风趣的一面,对 人物形象的感知更为立体。
二、自学交流和检测要落到实处给学生布置了课前自学任务后,在课堂上一定要进行自 学效果的检测,做到有布置就有检查。安排自学检测这个环 节,一是为学生的课前自学提供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成为 学生自学的动力;
二是确定哪些内容需要教师讲解,哪些不 需要赘述。教师做好自学检测后,才能以学论教,合理调整 教学计划,保证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所以,自学检测从 形式到内容都要精心准备,才能起到激发学生兴趣,全面了 解学生自学效果的作用。
在教学时,笔者根据学生喜欢适度竞争的特点,将自学 检测环节命名为“自学闯关我最棒”,激发学生的表现欲。
同时,根据课前自学要求,将“自学闯关我最棒”环节细分 成“生字关”“朗读关”“主要内容我会说”“写作背景我 了解”四道关卡。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检查环节不能面面俱 到,故可提取文中最易错的生字、最重要的段落或句子进行 检测。而且还要根据不同的难易程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 答。还有一些自学检测关卡的呈现,要根据教学需要灵活处 理。如笔者在教学《青山不老》一课时,将“沙尘暴我了解” 这一检测内容放在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时候呈现,使学生通过 对课文的学习,运用课前自学的知识可以更深刻地体会“老 汉种树的艰辛”。当然,并非每堂课都要设置自学检测关卡, 也可根据教学重难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专门的检测 关卡。检测形式可以是教师指名回答,或学生之间互相提问 等,总之,要富于变化。还要定期开展小组内“自学之星”评选活动,将学生课前自学的文字资料,通过展板形式张贴 在教室内适当的地方,让更多学生感受课前自学的有趣。
三、互助学习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 能用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所以,在学生进行小组互助学 习之前要保证学生独立阅读和独立思考的时间。在互助学习 时,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判断问题,鼓励学生 对问题提出不同的看法;
要引导学生“据理力争”地展开探 究式的交流,通过争论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探索事物的究竟。
同时,在互助学习环节要保证“学困生”先发言,在发表看 法时,用“我们”代替“我”,以关注全组学生的共同表现。
对此,可设立最佳表现小组、最佳合作小组等奖项,不断提 升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四、做好课堂小结与拓展阅读 传统的课堂小结,几乎都是教师一个人展示的舞台。为 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小结形式应更加多样化, 可以是小组内互评课堂学习表现,也可是个人的记录学习心 得,不管采取什么样的形式,一定要是学生自主、自觉、自 愿的行为,这样才能真正起到小结的作用。
此外,语文教师一定要树立大语文观,积极开发教学资 源。教师可结合每一课的内容精选一篇文章,让学生进行拓 展阅读。如学了《最后一头战象》就链接沈石溪另外一篇文 章《生命的壮歌》,学了《少年闺土》马上链接《再见闺土》……这些文章是课文内容的延伸和拓展,可使学生读起来兴 趣盎然,有效提升语文素养。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学生自 主学习、自主发展为宗旨,以合作探究为手段,让学生在语 文学习实践中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养成合作交流的习惯, 促进质疑探究能力的提高,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