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国建筑文化的构建 历史建筑

“新时期” 中国建筑文化的构建

“新时期” 中国建筑文化的构建 1979年3月,国务院下达通知,成立国家建筑工程总局和城市建设总局, 这标志着设计和基建在组织上和领导体制上的恢复。两个总局成立后,依照“调 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新“八字方针”着手行业调整,如部署召开全国性建筑 工程勘察设计会议,进行1970年代优秀建筑设计作品评选,并拟组织一系列的设 计和业务交流。

在百废待兴的改革初期,政府管理部门逐渐认识到,重新打开对外交流的 大门有利于对建筑师的培养,有利于新的学术环境的构建,有利于整个创作环境 的重建。政府部门及学术单位通过积极努力,采用多种渠道重建了与国际上的联 系,并与许多国家的相应机构开展了各种形式的交流活动,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 方式,与不同国家在不同的专业领域开始了比较密切的交流往来。与发达国家日 益频繁的接触,特别是与美国和日本这两个国家交流的深入,其建筑领域的成就 不断被中国建筑界认识和了解。一些美国和日本建筑领域的世界著名建筑师,如 贝聿铭、丹下健三、芦原义信、黑川纪章、大谷幸夫、波特曼、罗普森等都与中 国建筑界进行了广泛的联系,中国建筑师也有机会和他们交流并面对面地学习。

同时,中国建筑界还邀请了欧洲、美洲、澳洲等地的建筑师来中国访问,进行建 筑学术上的探讨。这些举措对于中国建筑师了解世界建筑的发展趋势、了解发达 国家建筑设计的经验以及国外建筑师的个人成就和风格,都提供了客观、直接的 条件。

与此同时,国内建筑界的学术活动也开始广泛展开,专题学术交流如火如 荼。1978年5月,中国建筑学会和建筑科学研究院在广州共同举办了“旅馆建筑设 计经验交流会”,会议成果《旅馆建筑》出版。同年10月,在建筑学会建筑创作 委员会恢复活动大会上,讨论了建筑现代化及建筑风格等相关问题。建工总局设 计局、卫生部和中国建筑 学会联合召开“全国医院建筑设计学术交流会”,会议在总结工程设计经验 的基础上,就县级医院建筑设计、医院如何实现现代化问题进行了探讨,建工总 局设计局组织召幵了图书馆建筑设计学术交流会此后,还扣继举办了休育、医疗 等建筑设计的交流活动。

改革开放之前,中旧建筑学界受意识形态约束,著书立说者常被指为“一 本书主义”或有“名利思想”,因而与建筑学相关的著作出版很少。改革开放之初, 中老年建筑师在十年动乱中耽误了许多宝贵时光,在老一辈建筑师中,著作较丰者已为数不多。学术荒芜的建筑界急需出版物来传播建筑思想,许多建筑师也急 需了解建筑实践的例子,获得建筑理论方面的营养。面对这一现状,建筑学界也 开始解放思想,积极行动,整理和编辑了一批建筑理论著作出版。首先,出版社 对“文革”期间去世的老一代建筑师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然后结集出版。1982 年先后出版了《梁思成文集》、《刘敦楨文集》等。同时,卓有成就的老建筑师 如童雋也在开始了有关建筑史和建筑理论的写作。1979年,陈志华编写的《外丨 11建筑史》出版;
1982年,由四所院校教师合作编写、由M济大学罗小未主编的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也出版了。这些®础建筑历史著作的出版,初步改善了中 国建筑教育长期缺乏外U3建筑史相关教科书的轩境.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一些西方建筑大师的名著也开始被引进翻译出版, 出版社还出版了一些发达国家的前沿建筑理论。一些西方建筑名荠的中文译本也 汗始在书店面世。1981斤:,就翻译出版了勒•柯布西耶的《走向新建筑》(吴 景祥译)、P•L•奈尔维的《建筑的技术与艺术》(黄运升译)等。1986年6月, 汪坦主编的《建筑理论译从》出版,这是山13本专荠组成的丛书,许多建筑界研 究外[1建筑的专家学者都参加了从书的翻〖筆工作。这一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还组织出版了《国外著名建筑师丛书》(—fi批共12册),介绍了世界公认的 12位国际著名建筑大师。值得注意的是,丛书的许多作者都是与这些外国建筑师 有直接联系的学者,他们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甚至还有大师言传身教的经 历。因此,介绍起来不仅内容真实可信、案例分析很专业,而且还有建筑的学术 深度。另外,这些作者本身大都是从事建筑工作的,所以,书籍的内容在专业上 分析很到位,在国内建筑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985年,清华大学教授汪坦主持 召开了“中ffl近代建筑史研究讨论会”,开始了卓有成果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

一些中青年教师或建筑师,也陆续出版了研究成果,如彭一刚出版了《建筑画与 表现图》、《空间组合论》等。这些著作的出版,无疑对促进中国建筑文化在新 时期的建构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建筑设计竞赛是国际上十分常见的建筑文化活动,对建筑专业的发展具有 极为有效的推动作用。世界许多国家经常开展不同形式、不同级别的设计竞赛活 动,通过竞赛扩大建筑领域的学术交流范围、探讨设计发展趋势、征集优秀的设 计方案、培养设计师的创新意识等, 从而推动建筑设计整体水平的提升。在中国,“文化大革命”之前也曾经举 办过多种建筑设计竞赛,但十年动乱中断了这些活动。建筑文化水平的提高和建 筑学术环境的重建,设计竞赛不可或缺。从1980年代初起,各类建筑竞赛活动也开始逐步开展。1980年2月, 受国家建委及农委委托,国家建委农村房屋建设办公室和中国建筑学会联 合举办了全国农村住宅设计竞赛,各地提交了6500多个设计方案。同年4月,中 国建筑学会、国家建委设计局、文化部艺术局和国家建工总局联合举办了全国中 小型剧场设计竞赛。在此次竞赛中,许多中青年建筑师开始崭露头角,成为亟待 发展的建筑行业的新生力量。1981年6月,全国农村房屋设计竞赛方案揭晓,优 秀方案在设计过程中深入农村访问了农户的需求,考察了农村的建筑环境和建筑 材料,建筑设计方案充分利用了地方资源,以钢代木,推广钢筋混凝土构件,为 农村新住宅建设提供了具有创造性的设计方案。

1981年,创刊不久的《建筑师》杂志成功地举办了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

1983年,该杂志又举办了第一届全国大学生 1980年7月,国家建工总局颁发《优秀建筑设计奖励条例》(试行),为 建工系统优秀设计作品评选提供了依据。1981年7月,国家建工总局公布了苏丹 友谊厅、广州矿泉别墅和南京五台山体育馆等9个项目为建工总局优秀建筑设计 项目,优秀设计作品的评选极大地鼓励了建筑师的创作热情。同年11月,国家建 委在北京召开全国优秀设计总结表彰会,会议评选出了1970年代国家优秀建筑设 计项目。

在逐步宽松的文化环境中,一些学术社团也开始萌动,与建筑相关的学术 组织亦悄然兴起。1984年4月,“现代中国建筑创作研究小组”在云南昆明召开了 成立会议,讨论并确立了小组的名称和《现代中国建筑创作研究小组公约》,会 议还讨论了《现代中国建筑创作大纲》。初创小组共23名成员,大多数是设计单 位崭露头角的青年建筑师,学术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1986年8月22日,“当代建 筑文化沙龙”在北京宣告成立,刘开济、陈志华、罗小未等被邀请为该沙龙的顾 问。在第一次学术讨论会上,讨论了后现代主义建筑问题。“沙龙”进行了长期的 学术活动,并广泛邀请社会科学、文艺界和新闻界的人士参加,气氛宽松活跃, 并有文集出版。

建筑文化构建的基础是建筑教育。1%6年,全国高等教育停止招生,建筑 教育因为具有人文学科与艺术学科的跨学科特点而成为高等教育的重灾区。

1971-1973年,试点并实行了保送“工农兵学员”“上大学、管大学”,一些高校的建 筑专业开始招生。到1976年,全国共招收建筑类工农兵学员1.3万人=1977年,建 筑院校也随中国恢复高考而开始恢复招生,建筑教育重回高等教育的序列。恢复高考之初的1977年至1980年,许多学校是依托老校建立的分校,以满足社会发展 之需。一些有条件的省市和地区,如北京、辽宁、山东、吉林、西北和南京等, 为了适应建设的急需,还恢复或新建了建筑工程学院。如1981年武汉创办了城市 建设学院,1984年苏州建立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等。1977年,全国高校设置了 建筑专业(本科)的高等院校共有8所,总共招收新生321人,至1988年,高等院 校设置建筑专业(本科)的院校增加至46所,招生1914人:2改革开放后,建筑教 育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旧的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建筑教育改革势在 必行。1986年11月,南京召开了“全国首届建筑教育思想讨论会”,对中国建筑教 育思想、模式及发展状况进行广泛和深入的探讨。之后,全国各扣关院校开始建 筑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这些都使中国的建筑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