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迁移理论用于高中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究】

学习迁移理论用于高中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究

学习迁移理论用于高中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究 【摘 要】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学生不仅要掌握基 本知识和方法,还要学会运用逻辑思维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事实证明,通过迁移理论的实践与运用,有利于 学生掌握数学特点,构建认知结构,从而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1-0568(2016)30-0053-02 高中数学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实践能力。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看到学习迁移理论在高中数学教 学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 兴趣,而且也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一、何谓数学学习迁移理论 学习迁移理论,是通过一门学科实现对另一门学科的触 类旁通,它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通过学习者对于知识、技 能、行为态度的迁移,将这些层面转移到各个方面的学习上, 只要学习的进程在持续,迁移就会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生, 对于提高学习能力、掌握知识具有重要意义。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迁移理论主要表现为:一是已掌握 的知识对未掌握知识的影响;
二是固有逻辑思维方式、学习 方法和方式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产生的影响。从心理学角度来 分析,迁移的实质是对知识、技能、原理进行概括,运用客 观事物普遍联系、相互制约的原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解决新的问题。

数学学习的迁移过程就是经过长时间的学习,积累和掌 握的数学知识越来越丰富和多元,不仅局限在数学学科中, 也涵盖了其他学科的知识,这些知识整体相互联系,具有逻 辑关系。例如,代数的学习,学生可以把之前的方程、不等 式、函数等知识运用起来,合理组成准确、简捷的解决方法, 这就是数学知识向数学技能发展的典型迁移现象。

二、数学学习迁移的重要意义 1. 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 数学知识是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学生在数学学习中, 要接触到大量的抽象概括、逻辑推理、分析判断等综合知识, 这要求学生不仅要通过记忆,还要通过思考、分析、整理、 判断来应对数学中的问题。学生在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 程中,得到的是数学的素养培养。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在遇到高中数学的学习难点时,在把握数学、 运用数学上存在很多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不断努力, 并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实践证明,迁移学习就是加强学生 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和运 用学习迁移方法,以提高其应对数学知识网络的能力。

2. 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高中数学知识点多,难度大,要求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 学能力具有很高的水准,而迁移理论可以促进这种学习能力 的提高,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由此,学生对数 学学习就拥有执行能力,能够在数学学习中举一反三,从而 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3. 迁移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 (1)开设教学特色课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在了 解学生数学学习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开设特色课程来展开教 学,如比较、演示、举例等。例如,比较教学就是对数学中 的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进行对比分析,这是两种不同的知 识点,新旧知识点中存在相同之处和差异之处,学生通过异 同关系的比较,加深了对新知识的理解,也找到了新旧知识 之间的不同,从而更加清晰地认识两个知识点的定义和作用。(2)将教学引入生活。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要进入 生活、服务生活,因此,高中教学将生活中的常识、理念、 知识点和细节引入教学中,提高了学生融入数学学习的兴趣, 也提高了学生参与社会的能力。数学在生活中被运用的内容 远远多于书本和课堂教授的内容,其涵盖的理念与意义只有 与生活进行密切接触和参与后才能悟出并掌握。教学中,若 教师直接用数学语言来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学生就难以接受, 而如果改用生活化的语言来进行描述,将数学知识融入生活 中来加以解释,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例如,在学习函数概念时,关于概念A、B、非空的集合、 f:A→B,若仅从字面上理解这些纯数学概念型的表述,就 难以在初次接触时很好地领会和掌握。但是如果结合与生活 相关的实物,如关于函数的历史故事、函数的发明者、函数 的发展,学生就能够先对函数概念有个大概的了解,再进行 下一步的学习与深入理解。由此看来,以鲜活的生活案例为 依据来进行数学学习,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公式的效果要好 得多。

(3)用人格魅力来感召学生。实践证明,教师师德高 尚、爱岗敬业、爱护学生,自然就会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 而学生对教师的情感越浓厚,就越会将兴趣迁移到该教师的课堂上来。

(4)借助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辅助数学学习。多媒体 技术给数学带来了强烈的感官冲击,比如,在概念教学中, 通过多媒体技术就可以让几何画板旋转起来,使学生看到动 态的数学概念。由此,他们就会兴趣大增,学习效率自然也 有很大提高。

(5)加强联系与转化知识的能力。新旧知识之间是有 逻辑关系的,既有相同也有不同的关系,只有将它们串联起 来进行记忆,运用起来相互转化,才能实现理解。新旧公式、 符号、概念、运算方法之间,都是有着相依相靠、互相融通 的渠道的,学生只要将这些渠道打通,将知识在渠道中迁移, 就可以触类旁通,抓住学习的要点。

例:已知各项都为正数的数列{an}满足a1=1,an2- (2an+1-1)an-2an+1=0。(Ⅰ)求a2,a3;
(Ⅱ)求{an} 的通项公式。

试题分析:本例的已知,全是方程,前一个是最简单的 方程,后一个实际上是很多个方程,解这题就是要解方程。

要解方程首先就应明确要解哪个方程,其次找出哪个是未知 数。从题目的要求来看,要解得方程是n=1和2时这两个方程,未知数是a2,a3。本题第二问,是通过等式的变形解方程, 未知数是an,但是,只能解出一个关系式,这是解数列方程 的一大特征。因此,要得到数列的统一特征,再通过公式求 解。

试题解析:
(Ⅰ)由题意分别把n=1和2代入方程,得两个方程,结 合a1=1分别解得。

(Ⅱ)由an2-(2an+1-1)an-2an+1=0得2an+1(an+1) =an(an+1) 从所举题例看到,解方程是解数列题的基本方法,但是 需要选择解哪个方程,判断未知数是哪个,如果是多个未知 数,还要解方程组。因此,解决数列问题,就是学习迁移理 论的应用,把初中的方程理论用到高中的数列内容中,基本 的操作过程就是等式性质的应用。说它简单因它就是初中知 识,说它难,是因为它需要迁移。

(6)提倡主动性学习。学生在传统的教学中处于被动 地位,因此,在迁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多采 用主动学习的方式,如成立数学学习小组等。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相互交流,这样,学生在学习、交 流的过程中,就实现了相互之间的学习迁移,也让学生在主 动学习中完善了思想、开阔了眼界,充分锻炼了数学思维能 力和独立自主的学习精神。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正确使用数学迁移理论的方法还有 很多,教师的执教水平和综合素质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容 小觑。通过教育教学思维的不断创新和实践,做好学生学习 迁移的带路人,是高中数学教师的职责所在,对提升高中数 学教学效果、培养数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范荣.学习迁移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4,(2):16. [2] 潘虹.学习迁移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4,(4):144-145. [3] 林清霞.学习迁移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 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2):22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