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多元表征感悟集合思想以《集合》教学为例
重视多元表征感悟集合思想以《集合》教学为例 集合》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 内容,涉及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教材例1 主 要是借助学生熟悉的素材——计算参加跳绳和踢毽子比赛 的人数,介绍如何用韦恩图表示出参加两项比赛的人数,思 考怎样列式解决问题,从而渗透集合的思想和方法,为今后 的学习奠定基础。教学中,笔者通过巧设障碍、多元表征、数形结合和关 联建构,让学生充分感知集合图,感受用集合解决重叠问题 的价值,领悟集合思想。具体操作如下:
一、巧设障碍、激发认知冲突 有效的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 识经验的基础上。课始,笔者借助学校运动会创设问题情 境:学校准备举行各类单项活动比赛,三(1)班学生的参 赛情况统计如下表。先课件出示表1,并让学生口答“一共 有多少人参加跳远、掷垒球这两项比赛”,根据名单学生准 确地给出答案:共八人。接着用课件出示表2(擦去了表中 的具体姓名,只标明参加跳绳的共9 人,参加踢毽子的共8 人),并让学生回答“参加跳绳、踢毽子这两项比赛的一共 有多少人”,有学生脱口而出17 人,也有学生猜测是16 人, 提出可能有1 人重复参加,马上又有学生反驳,是15 人, 也有2 人重复的可能…… 此时的悬念,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学生在不断争 辩的过程中发现了重叠问题。
二、多元表征,感悟集合思想 在学生积极主动地解决“参加跳绳、踢毽子比赛的一共 有多少人”时,笔者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出参加 这两项比赛人数之间的关系。学生先后展示了连线法、画圆 片(表示两项比赛人数,重复比赛的人用涂色圆片区分)、 韦恩图(不标准)等多种方法。这样用个性化的思考和处理 问题的方式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直观感知“两个集合的并 集的元素个数”。在此基础上列式解决问题,学生出现了多 种算法。
针对学生的多种算法,笔者有意让学生结合韦恩图说一 说算式所表示的意思,借助直观图示理解韦恩图中每一部分 的含义,加深对集合知识的理解。例如,学生列式为9+8-3=14, 笔者让学生结合韦恩图说一说求出的是哪一部分,体会两个 集合的并集,再说一说这样列式的理由,体会“求两个集合 的并集的元素的个数,就是用两个集合的元素个数的和减去 它们的交集的元素的个数”这一基本方法。学生列式为8-3=5, 9+5=14,并说明“8-3”表示的是只参加踢毽子比赛的人数, 在韦恩图上指出是哪两部分相减,“9+5”表示参加跳绳比 赛的加上只参加踢毽子比赛的人数,同时,在韦恩图上指出 是哪两部分相加。
三、数形结合,构建集合模型建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数学化的过程,是学生在数学学 习中获得某种带有“模型”意义的知识的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由空白表格中可能隐含的“重叠”到“韦 恩图”里藏着的“重叠”到最后计算“一共有多少人参加这 两项比赛”,从具体表象出发,循序渐进,逐步抽象,把元 素从具体的学生姓名抽象为数,推进数学化过程。在探讨重 叠问题的解决方法时,教师质疑:怎么可能9+8=14 呢?学 生借助韦恩图直观、形象地表示集合及其交集和并集,此时 对重叠问题中应该“减几”的理解水到渠成,在脑中自主构 建了“A+B-C=总数”的数学模型,轻松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 难点。
在练习中,设计开放题:三(1)班还有10人参加跳高 比赛,12 人参加跑步比赛,其中6人既参加跳高比赛又参加 跑步比赛。一共有多少人参加这两项比赛?学生应用韦恩图 解决此问题后,教师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这题中,有6 人 既参加跳高比赛,又参加跑步比赛。还可能有几人同时参加 这两项比赛?最多几人?可能是11人吗?最少是几人?为 什么? 随着学生的回答,课件中的韦恩图不断变化,由包 含关系到两个集合没有交集,学生直观感知“大圈套住小圈” “大、小圈分开”,丰富学生对集合认识的同时,“A+B-C= 总数”的数学模型得以灵活应用。
四、关联建构,完善集合认知 学生从一年级学习数学时,就开始接触集合的思想方法。例如,学习数数时,利用韦恩图表示集合的方法,把1 面国 旗、2 个单杠、3 个石凳分别用封闭的曲线圈起来表示,直 观、形象地表示出数学概念;
在比较多少时,通过两组数量 相等的实物一一对应,理解“ 同样多”的概念,初步体会 了集合元素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在认识乘除法的意义时, 用圈一圈的方式,利用集合直观理解乘法的意义“ 几个几” 和除法“ 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等。
本节课结尾,教师利用课件直观、有序地一一再现这些 渗透集合思想、方法的截图,通过“关联”,丰富学生对集 合的认识,变无意识地感知为自主建构,完善学生对集合的 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