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体育舞蹈怎么样 体育舞蹈与青少年情感培养研究

体育舞蹈与青少年情感培养研究

体育舞蹈与青少年情感培养研究 1引言 体育舞蹈是一种国际流行的社交舞,它本于心而表意于 形体,具有创造性、形体性和表现性等特点的体育运动,对 青少年提高文化修养、陶冶艺术情操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舞蹈中,青少年可以交流感情,增加合作,促进友谊,所 以体育舞蹈成为培养青少年学生情感和合作网络关系的重 要体育运动.在欧美许多发达国家,体育舞蹈课程已经在初 高中阶段得以广泛开展,不仅可以锻炼青少年身体素质,增 进身体健康,还可以塑造青少年课堂学习之外的情感需求和 合作交往等社交素养 (Bungay&Vella-Bur-rows,2013;Demetriou&H�iner,2012 ).目前关于体育舞蹈对塑造青少年的情感需求与合作关系 具有何种作用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的研究不多 (Winner,Goldstein&Vincent-Lancrin,2013).文章基于社 会网络理论视角,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Wasserman&Faust,2007;Schaefer,Simpkins,Vest&Price ,2011),将青少年互相交往合作的同学之间同辈关系 (PeerRelation)定义为社会网络的联接(tie),并将这 种社会网络联接明确区分为情感和合作关系联接,进而探讨 体育舞蹈在青少年学习中是否显著影响情感网络联接和合 作网络联接,以及这种影响是否与性别无关,即在同辈关系 中的社会网络行为和资源交换不同的情况下,体育舞蹈系统训练对于男生和女生的社会网络联接是否存在系统差异. 2理论概述与假设 2.1理论概述 社会网络理论是一种描述群体中个人社会关系的方法, 将社会关系形成一个社会网络,个体形成网络中的一个节点, 如果节点所代表的个体存在社会关系,就用有向弧连接起来 形成一个联接(Tie),信息或任何类型的资源可以在两联接 的节点之间按照有向弧的方向流动,如下图1所示.网络中节 点的颜色可以用来区分所代表个体的性别,每个有向弧联接 表示节点之间具体的联接关系,单向有向弧表示两节点之间 从动关系,而双向表示这种关系是相互的.具有更多联接的 节点所代表的个体表明拥有更多机会获取网络中所流动信 息或资源(Borgatti&Kidwell-Lopez,2011),可以用有向弧 旁边的权重数来描述.比如,在青少年学生群体中,一个被 许多学生认为友好或友爱的学生拥有更多的友谊关系 (Bukowskietal.,2011),在社会网络中就拥有更多的联接. 在社会网络分析中,主要使用相邻矩阵运算方法,如图1的 联接对应相邻矩阵(Ad-jacentMatrix),相邻矩阵的幂可 以确定不同节点之间关系的步数.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情感 需求和合作关系在社会网络中表现为情感联接和合作联接, 前者表示青少年学生情绪和心理资源交换的关系,比如与其 他同伴之间的共同享受乐趣等;
后者表示课堂学习活动中的 学术资源交换关系,比如一起做作业、一起分享或讨论学习等.这两类网络联接关系能够很好的描述青少年学生的交往 情感需求和合作交往目标(Laursen&Hartup,2002).体育舞 蹈作为一种宣泄情感、表达思想和相互合作的体育运动,有 助于青少年学生成长中相互合作关系的形成以及情感关系 的培养,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文章将从社会网络理论视角设 计实验探索体育舞蹈在青少年社会网络中的情感联接和合 作联接的影响,验证所提出的假设或结论.在研究中,社会 网络节点的联接数量主要通过学生之间互相提名或推荐来 确认,比如某学生认为其与另一学生关系良好或经常合作学 习,需要对应的另一学生进行确认,而不是传统的普通体育 活动中自我报告评估方式(Smith,2003).实验中其他数据的 收集,设计量表及对应问卷处理,并运用统计方法检验与分 析. 2.2假设 H1:参加体育舞蹈课程的青少年学生之间相互情感关系 和合作关系较没有参加体育舞蹈课程的青少年有显著增加. 另外,青少年学生的性别和年龄(Brown&Dietz,2009)对情感 和合作关系的形成有一定影响.RoseandRudolph(2006)指出 男生更易于在更大群体中与不同伙伴进行交往,但表现出较 低的教育参与度(Hannover&Kessels,2011);
而女生则倾向 于与自身相同的小群体交流,并且女生群体强调合作和忠于 道德规范,所以女生相对于男生拥有更多合作关系.实验对 象均是高二学生,无显著年龄差异.H2:体育舞蹈活动中形成的合作关系受学生性别影响:男生参与体育舞蹈课程的收 益大于女生.即参加体育舞蹈课程的男生相对于没有参加体 育舞蹈课程的男生与合作伙伴更易于亲近,更愿意寻找合作 伙伴,包括异性伙伴. 3研究对象与方法 3.1研究对象 主要来自两所高中的大约1000名高二学生,一所高二学 生共568名作为实验组安排体育舞蹈课程,另一所高二学生 共512名作为比照组不安排体育舞蹈课程.实验期间,比照组 学生只能参加普通体育活动,不能参加体育舞蹈类的课程. 所有学生具有正常的交往机会,且不知道实验的过程及目的. 实验时间长度为一年,期初对实验组568(男生比例66%)和 比照组512(男生比例68%)及期末实验组558和比照组508学 生进行情感和合作网络联接评估.经统计,所有实验学生年 龄期望值为16岁,标准差0.48(M=16.12,SD=0.48). 3.2量表设计 研究所用量表为社会网络量表,依据实验学生名单后制 作代码表,然后让填答者根据社会网络量表上所描述的句子, 填入符合条件的名单代码.分别收集和统计实验对象人口统 计信息、网络测度、节点中心度(包括出和入两种)和异性 提名等指标.(1)实验对象统计信息.包括学生的性别、年 龄、社会经济状态和文化学习成绩以及是否参加过体育舞蹈 课程等.其中社会经济状态数据主要以在校期间拥有书本数量来衡量,该指标为 OECD(OrganizationforEconomicCo-operationandDevelopm ent,2009)组织所使用,与家庭经济状况和社会文化地位高 度密切相关(EHmke&Segle,2005),刻度为:1=零本书,…,7= 超过500本书.学生的文化学习成绩综合数学、语文、体育和 音乐四门课程绩点确认,刻度为:1=优秀,…,6=失败.关于 学生是否曾经参加过体育舞蹈课程,采用控制变量:参加过 取值0.5,没有参加过则取值-0.5.(2)社会网络.提供给每 位学生班级花名册,通过互相提名、学生回答问题显示其喜 欢的学生和愿意合作的学生,以描述实验对象的情感网络和 合作网络.(3)节点中心度.定义为节点的当前实际联接相 对于班级中其他所有节点所有理论上可能联接的比例 (Hanneman&Riddle,2011),其值的确定是基于班级最小对称 网络相邻矩阵运用社会网络软件UCINET6计算而来 (Borgatti,Everett&Freeman,2002).同班级社会网络中两 名学生同时互相提名形成情感或合作网络联接数量确定为 1(Hanneman&Riddle,2011).该指标分为入中心度和出中心 度,入中心度是指某学生所代表的节点被提名的数量与理论 上可能被班级网络其他同学提名的数量比例;
出中心度则刚 好相反,是指该学生所代表的节点当前实际提名的数量与理 论上可能的提名数量比例.(4)异性提名.主要测量男女生 互相交往的程度,通过UCINET软件计算异性群体关系密度获 得,即男女生互相提名的节点中心度.3.3数据收集 实验获得的数据(实验组和比照组)按两阶段收集,高 二学年初(2012.09-10)收集一次(T1),学年结束期末 (2013.06-07)收集一次(T2).检验实验数据,包括年龄、 社会经济状态、体育舞蹈经历与否和社会网络及网络节点中 心度等指标数据,使用多层回归和卡方检验显示这些指标无 差异性,同时检查实验组和比照组在测量指标上无明显差异 性.考虑到嵌套的数据结构,使用多层回归方法和HLM7软件 包估计一系列随机截面模型,计算体育舞蹈课程、性别及课 程与性别的交互在青少年学生同辈关系中的影响效果,如网 络节点中心度指标的变化.在统计分析中,会采用四种多层 回归模型,为了描述模型能拟合实验数据,对简单空模型(无 因变量)与另外三个复杂模型进行拟-R2统计. 4结果 首先分析潜在混杂变量,如年龄等在实验组和比照组的 影响,主要使用对比二分类变量(参加体育舞蹈课程取值 0.5;
不参加的取值-0.5)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层回归分析.分 析结果表明年龄和社会经济状态因素在两组数据中基本没 有太大差异(年龄因素:B=0.71,t(1066)=5.06,p<0.01, =0.58;
社会经济状态因素:B=-0.31,t(1066)=-1.29,p=0.23, d=-0.15).以及在数学、语文和体育方面的成绩也无显著差 异,对应的分析结果为(B=0.17,t(1066)=1.28,p=0.25, d=0.16;
B=0.02,t(1066)=0.08,p=0.95,d=0.01;
B=0.17,t(1066)=1.47,p=0.15,d=0.16).但在音乐方面实验组 的学生相对比照组的学生较好(B=-0.25,t(1066)=-2.49, p=0.1,d=-0.26),同时音乐成绩在期初与学生情感和合作 联接调节适中(见表1).对于体育舞蹈经历与否因素,经卡 方检验发现实验组的体育舞蹈经历高于比照组(x2(1)=7.89, p=0.01,phi系数=0.58),体育舞蹈经历的班级的学生将根 据其合作网络中的嵌入性进行适当调整.根据潜在混淆因素 在实验组或比照组的相关性和学生嵌入同辈情感或合作网 络的状态,可以将学生的音乐绩点设定为多层回归总的第一 层自变量,而将体育舞蹈经历设定为第二层自变量.经过回 归分析,得到实验前后情感和合作网络节点中心度数据的期 望值和标准差,如表2所示.多层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实验组和 比照组特定学生之间的情感联接和合作联接的比例没有显 著性差异.班级内部的情感联接和网络联接的相关系数为 0.18及左右,表明可以运用多层回归模型 (Snijders&Bosker,2012),所有回归分析结果如表3和表4 所示.对于模型1,情感网络和合作网络的节点中心度常量 (即截距)估计值分别为0.38和0.20,分别对应为实验对象 情感和合作管理网络的节点中心度均值.从表3的模型2数据 可以看到实验状态效果的显著性,因为学生参加体育舞蹈课 程后的情感联接显著增加,可知情感网络假设H1得以支持. 从表3的模型3数据可以看到,学生性别及性别与实验状态的 交互在事后测试中显示对青少年学生同学情感关系没有效果,但男生和女生的彼此情感联接总体有所增加.补充分析 发现,控制第一层音乐绩点和第二层的体育舞蹈经历等潜在 混杂因素所达到的效果,体育舞蹈课程的主要影响效果不再 达到统计显著性(见表3的模型4).实验状态在合作网络联 接上没有显著影响,与预期一致;
但实验状态和性别的交互 作用在合作网络中得以体现(见表4的模型3).简单探索性 测试表明,实验后参加体育舞蹈课程的男生在合作网络联系 的效果显著强于没有参加体育舞蹈的(B=0.05,t(1066) =2.36,p=0.03,d=0.25)男生;
但对于女生而言,实验组 和比照组在合作网络关系之间的差异性不是很明显 (B=-0.04,t(1066)=-1.68,p=0.10,d=-0.20).在比照 组中,男生的合作网络联接也比女生的显著少(B=0.05,t (1066)=2.50,p=0.03,d=0.29).相反,在实验组中没有 发现明显的性别因素在合作网络中的差异(B=-0.04,t (1066)=-1.44,p=0.15,d=-0.16),实验状态与性别的 交互依然保持稳健性,即使潜在的混杂变量存在的情况下, 如多层回归模型中第一层的音乐绩点和第二层的体育舞蹈 经历等变量(见表4模型4).考虑到体育舞蹈在男生合作网 络联接的培养中具有积极效果,文章运用相邻矩阵分析工具, 进一步分析试验中的男生样本数据(n=289)在合作网络中推 荐提名和被提名情况,以及从班级角度分析异性提名比例. 发现体育舞蹈能够使男生在合作中表现出更易于接近,在同 学中获得提名的数量会更高,控制其他潜在变量的影响,多层回归分析显示男生被提名机会与体育舞蹈课程呈边际增 长关系(B=0.04,t(289)=1.62,p=0.10,d=0.28).而且在体 育舞蹈课程中,男生更愿意寻找合作,也愿意提名更多同学 作为合作伙伴对象,这就导致?在实验中男生节点相互提名 显著增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实验状态变量上的边际提名 效果显著(B=0.06,t(289)=1.88,p=0.05,d=0.32).实验结 果显示同性交流倾向降低,男生更愿意寻找女生作为合作伙 伴,参加体育舞蹈课程的班级之内的小团体密度比没有参加 的要高,如表5所示.简单回归显示跨群体之间的异性提名无 基本区别(B=0.02,t(43)=0.28,p=0.81,d=0.12),而多 元回归分析表明实验后参加体育舞蹈的实验组中男生选择 异性提名的比例显著大于比照组(B=0.13,t(42)=2.62, p=0.02,d=1.22). 5讨论 经过实验后的数据进行回归和对比分析表明,体育舞蹈 在培养青少年学生情感和合作中发挥较大的作用,特别是对 于男生效果更为明显.而且,假设H1和H2亦得以验证和支持, 即,经过体育舞蹈课程的男生在相互合作关系得以显著增长, 在情感关系中有一定程度的改进.这一改进主要来自于体育 舞蹈在培养社交能力中的潜在心理机制:(1)通过共享社 会或体育活动提供扩展的机会结构;
(2)诱导相互依存的 目标结构;
(3)为异性同学提供互动和合作机会.虽然当前 数据无法直接检验这些潜在的影响机制,但根据获得结果其有效性似乎合理.体育舞蹈在青少年合作关系培养方面,其 结果在男生和女生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男生在经过体育 舞蹈课程后能够在学习环境和团队活动中寻求更多的同性 或异性合作伙伴完成任务,这主要是青少年男生却可以克服 性别的限制与规范,加强与其他同性或异性同伴的合作;
而 女生的合作影响没有显著增长.另外,有研究表明,体育舞 蹈课程并不影响青少年在学校其他课程的学习,反而有助于 文化功课的学习(Marsh,1990),所以在青少年学校成长中, 体育舞蹈课程是值得在各学校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