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改理念下创设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几个问题研讨
在新课改理念下创设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几个问题研讨 创设适宜的小学数学教学情境是改变传统教学方式 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新课改理念的体现。创设 情境教学的方法很多,具体要创设什么样的数学情境,就要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材中知识的特点来确定。创设教学 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上课伊始就能够被 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牢牢吸引,从而集中注意力从课堂学习 中获取知识。由此可见,教师学会创设具有“数学韵味”的 情境,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开展积极的数学活动,促进 建构数学模型。教学情境要体现社会发展的新变化,要真正 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发展。一、课堂情境创设的原则 1.趣味性原则。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学实践充分表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有创设恰当的教 学情境,才能使教学内容深深触及学生的心灵,才能诱导学 生把学习新知的压力变成探求新知的动力。学生只有对学习 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去仔细观察、合理想象、努力思考、 积极探索,最终形成数学知识,从而牢固记忆并进行创造性 地运用。
2.现实性原则。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首先要选择创设与 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问题情境。创设教学情境是课堂 生活化的基本途径,是模拟生活,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 活,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突出体验。
3.实践性原则。情境教学既要注重“情感”,又要重视 “学以致用”,同时还要注重贯穿实践性,数学教学要“生 活化”,学生生活要“数学化”。根据新课标提出的小学数 学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数学化”。由此可见,小学 数学教学的改革,关键在贴近学生生活,这是“根”。
此外,还有动态性原则、开放性原则、诱发性原则、认 知接近性原则、合作性原则、层次性原则等。
二、课堂情境创设的一些方法 1.直接利用现实的生活情景。例如,一年级在进行教学 测量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手量一量课桌,用脚步测量班级 前门到后门的距离等,让学生理解单位长度的含义。教学二 年级的《时、分的认识》时,教师设计在一分钟内分组进行 涂色、口算、写字、把脉,切实感受一分钟的长短。教学二 年级新教材的《角和直角》时,教师就让学生拿着三角尺去 寻找身边的直角。
2.模拟现实的生活场景。“一切数学来源于生活,来源 于生活的现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每个儿童在成长过 程中都为数学学习积累了丰富的感性材料。比如,在教学“认 识人民币”一课时, 教师在练习中提出怎样付一元钱的公 交车费。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 有的说付1 元,有的 说付2 个5 角,还有的说付10 个一角,也有说付5 个2角, 等等。在模拟现实生活场景的运用中,发展了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搞清了元和角之间的关系。再如, 生活中的“租车 问题”、“打折问题”都是学生感兴趣而又熟悉的数学问题, 给学生创设身边的生活情境,把现实问题数学化,把数学知 识生活化,让学生觉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加了学生在生 活中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意识。
3.借助实物演示。如在学习了长方体的体积之后,教师 可以出示一块不规则的橡皮泥,让学生讨论怎样计算它的体 积。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把橡皮泥变成长方 体”或“把橡皮泥放在水中”等想法,这时,教师同时将学 生的想法演示出来,让学生观察橡皮泥是怎样变形的。接着 可以出示一杯水,再让学生讨论怎样计算这杯水的容量。最 后,教师可以提问:“为什么要把橡皮泥与水转化成长方 体?”让学生在讨论中抽象出这些物体的转化是为了解决问 题,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将未知归结为已知的条件中去。
4.利用多媒体课件、幻灯片、图片等教具(学具)展示 生活情境。在教学中,凡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都应该是设 计小学数学教学时所使用的载体。如小学生喜欢的卡通人物 的主人公,神话故事里的人物,都可以借用过来进行教学设 计。
三、课堂情境创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要注意简单有效。一位教师在教学人民币的时候,创 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老师:谁来说一说,课余时间你喜欢 干什么?(学生回答)猜一猜,老师下班后喜欢干什么?(目的是引导学生回答上街、购物等。)然后课件演示了“小兔 当家”的故事:妈妈不在家,先到超市买食品付钱;
投币后 乘公共汽车回家;
最后把剩下的零钱放在储蓄罐里。老师:
看完动画片,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回答丰富多彩,教师费了 很大力气才引导学生知道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要用到人民币, 从而引出了主题。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看,他们已经学习过 100以内数的读写、大小比较,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并不 会感到困难,只要能看清后面所跟的单位就可以了。而且人 民币的功能和作用学生也并不陌生,买东西付钱是学生生活 中司空见惯的事情,因此,这样的情境创设作用不是很大。
情境创设的重要性已被广大教师认可并在课堂上加以 实施,真实的课堂应该面对学生真实的起点,展现学生真实 的学习过程。真实的教学情境不是为了观赏,教学就如平常 生活,简单有效才是真,应该让学生学简单的数学,学有趣 的数学,学鲜活的数学;
让学生用简单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把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而不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让 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鲜活的数学,在实际应用中学数学。
因此,在情境创设时要注意简单有效。
2.要选择恰当的教学媒体。新课程提倡使用现代化手段 辅助教学,适当采用多媒体课件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一些难度较大的或运动、变化的数学知 识。但有些教师把多媒体课件当作课堂教学成功的法宝,片面地认为只有使用计算机教学的课才是好课,如果不用则水 平低下、品位不够。更有甚者,一味追求计算机辅助教学的 全程性,用课件代替课本、代替板书,因此闹出许多教学尴 尬。例如,教学《认识乘法》时,教师用课件播放一段精彩 的动画——“动物园的一角”。然后,让学生观察画面并提 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经过观察后踊跃发言,“飞翔的 小鸟、漂浮的白云、流动的河水、游泳的小鱼、过桥的小兔、 吃米的小鸡……”说得不亦乐乎。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说 出了本课所需的信息:“鸡是2只2只站在一起,兔是3只3只 站在一起”。课堂开始部分出现的飞翔的小鸟、游动的小鱼 等与本课主题毫不相干,只因能吸引眼球便通通呈现,但实 际上却冲淡了主题,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3.激发学生质疑,创设问题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提出问题是引起学生好奇感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教 师应努力创设问题情境,消除学生质疑的心理障碍,尽可能 提供质疑的契机,教给质疑的方法。如抓住知识的重点、难 点、关键点质疑;
抓住新旧知识的契合点质疑;
抓住自己不 懂或似懂非懂的地方质疑等,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大胆质疑, 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的过程,从而培养 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掌握 自主学习方法。
总之,数学来源于生活,现实生活又处处蕴涵着数学问 题,教师应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充分了解数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 学生充分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感悟数学的真谛,激发学生 学好数学的热情。教师要让学生在理解和运用数学的过程中 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的数学情感和培养学生的数 学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潘振嵘.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尝试[J].数学 通讯,2003,(11). [2]张晓斌.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创新思维[J].数 学通报,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