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教师专业成长的适应期的实证探讨
特级教师专业成长的适应期的实证探讨 特级教师制度是我国特有的一项教师选拔、表彰和认 定制度。我国自1956年产生第一批特级教师。[1]1978年12 月17日,根据邓小平同志的提议,教育部、国家计委联合下 发了《关于评选特级教师的暂行规定》,对特级教师的评选 目的、评选对象、评选条件、奖励办法以及评选办法等都作 了比较明确的规定,标志着我国特级教师制度正式建立。特 级教师是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崇高荣誉,是我国中小学教师的 优秀代表,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宝贵财富。研究特级教师专业 成长的规律,可为我国中小学教师的教育、培养、培训提供 有益的借鉴。本文着重对特级教师专业成长的适应期、关键 期和突破期进行初步分析。一、适应期 关于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国内外已有不少研 究成果,比如道尔顿等人的阶段理论、AAPA阶段理论、本纳 的教师职业发展阶段理论、休伯曼的教师发展阶段理论、GST 阶段理论[2]和王铁军教授关于名校长名教师教育生命周期 的理论[3]、中小学教师发展五阶段论[4]等。在所有这些理 论中,“适应期”皆被认为是中小学教师(包括特级教师)专 业发展的必经阶段也是起始阶段。所谓适应期,是指特级教 师刚走上教育教学工作岗位,在他人或组织的带领和帮助下 开始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时代需要和风尚、 重要事件和人物、所处区域和学校、持续时间长和短等,都将对特级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其中“时代 需要和风尚”的影响尤为重要。
马克思曾经明确指出:“正如爱尔维修所说,每一个 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 也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5]人才的成长与成功,总 是与一定的时代需要和风尚联系着,教育人才和特级教师的 成长同样如此。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正是因为时代需要和时 代风尚孕育并成就了特级教师。
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怀着“对教育火一样的热情”, 从1971年11月至1978年2月,以平均半个月一次的频率,用 口头和书面两种形式,要求从事教育工作,要求做一名教师。
[6]终于在1978年2月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获准调至当时的盘 山县第三中学当一名语文教师,开始了他教师职业生涯的 “适应期”。这时,伴随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我国的改革开放正式拉开序幕。教育逐渐成为改革的重点, “尊师重教”、“教育优先”开始成为社会和时代风尚。在 这一背景下,魏书生开始琢磨教学改革。他一边读书、写作, 一边进行教改实践,从多方面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丰富自 己的教育思想,尝试打破常规走出新路。有一次上完公开课, 听课的教师全“傻”了:“魏书生这是怎么啦?这样上课 ……”“乱糟糟的,像上课吗?”“也没分段,教学任务完 成了吗?”评课活动快结束时,一位四十开外的中年人平静 地说:“我不代表教研室,只谈谈个人看法。现在咱们国家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改革开放作为国策定了下来,经济需要 改革,教育、语文教学当然也需要改革,这一点大家比我清 楚。从这个意义上讲,书生的教法体现了改革的勇气。要知 道这个初二(7)班水平差,讲深了,他们接受不了。书生教 了一个成绩较好的班,他没有在那个班上公开课,这本身也 是一种改革。我个人也从事了多年的语文教学,过去一直按 传统套子走路,现在看来不行了。”支持魏书生改革的是县 教育局教研室语文教研员孔祥忠。魏书生是他发现的,这次 上公开课的任务也是他给的。就这样,魏书生对语文教学进 行了初步的改革,开始了旨在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和自学 能力的教改实验。1979年,他没批改过一本作业,没批改过 一本作文;
除统考外,他也没搞过测验、考试;
一学期的教 材,他只用30多节课就讲完了。但是,这届学生的语文成绩 在县里却遥遥领先:参加县里中学语文能力测验,获得第一 名;
参加全县30所中学“听说读写”竞赛获第一名;
升学考 试成绩比重点中学平均高7.8分。1984年8月12日,中共辽宁 省委、省人民政府联合作出《关于开展向魏书生同志学习活 动的决定》,同时,辽宁省人民政府授予魏书生“特级教师” 称号。他还被评为“省特等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班主任”。
在全社会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时代风尚引领下,顺应当时 的社会和时代需要,魏书生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的教育教学 改革之路,成就了自己的专业成长与发展,成就了他的一届 一届学生。[7]魏书生的成功案例充分说明,时代需要和时代风尚造 就人才。一般而言,时代的需要和时代风尚形成了“时代性 机遇”。而每一次大的“时代性机遇”都会造就一批成功人 士。这种“时代性机遇”可能存在于教师成长的每一个阶段。
但是,在教师专业成长的适应期能不能准确认识和把握时代 需要和时代风尚,能不能及时有效地满足时代需要,顺应时 代风尚,直接影响着适应期特级教师发展的高度,也决定着 特级教师专业成长适应期的长短。有调查研究表明获得特级 教师这一荣誉的平均年限是19.85年,最短的是10年,最长 的是32年。[8] 二、关键期 根据奥地利生态学家劳伦兹的研究,禽类动物认识并 追随母禽存在“关键期”现象。刚孵出的幼禽会在出生后很 短的一段时间会内追逐自己的母禽和同类,若错过了这一关 键期,便很难再学会此类行为或“刻印”自己的母禽。发展 心理学家将动物发展的“关键期”概念引入心理学研究领域、 认为人的心理发展也存在关键期现象。在个体早期生命中有 一个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错 过这个关键期,个体心理某方面潜能的发展将会受到很大的 影响,甚至于根本达不到应有的发展水平。人才学研究也表 明,人才成长过程符合“才能萌发的递减规律”。即在人生 的早年阶段,存在着才能萌发的关键期。如若在关键期为其 提供丰富有效的刺激,某种才能就会获得较好的发展,成为优势才能;
如若错过这个时期,那么这种才能将会被抑制。
错过的时间愈久,才能发展的可能性愈小,总的来讲呈现出 一种“才能递减的定律”。[9]特级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 过程也符合这一规律。换言之,特级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 也存在着“关键期”现象。有调查表明,42.3%的特级教师 认为,自己成长最快的阶段是入职后的6~10年;
24.3%的特 级教师认为,自己成长最快的阶段是11~15年;
20.7%的特 级教师认为,自己成长最快的阶段是1~5年;
还有11.7%的 特级教师认为,自己成长最快的阶段是16~20年;
认为是21 年以后的比例只有0.9%。由此可见,近90%的特级教师认为, 入职后的前15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快速成长期;
在15年中, 第二个5年(入职后的6~10年)是他们专业发展最为重要的 时期。[10]这就是特级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期。
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特级教师,是一个由“量变” 到“质变”的过程,而这种“质变”往往发生在“关键期” 内。在这个“关键期”内,如果对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扶持,那么将事半功倍;
相反,一旦错过这个成长关键期, 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障碍就难以克服。因此,学校对教师 的成长应该有一个长期、持续的关注,不断施加积极影响, 为特级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铺路架桥”。
对中小学教师而言,其专业成长一般要经过十年以上 的磨炼,才能将原有的专业知识与中小学教学的实际挂钩、 接隼,积累起初步的教育、教学经验,为其日后的专业成长与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这里,外部机制能否有效地帮助、 推动教师,是教师能否缩短入职适应期和成长关键期的重要 因素。
三、突破期 从时间的维度考量特级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还存在 着一个克服教师职业懈怠、突破专业发展高原平台的时期, 可以称为“突破期”。在此期间,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能 否取得突破,主要与其职业理想的确立和职业规划的制定、 执行与反思的水平相关。苏州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张援根 据自己的成长经验提出,青年教师要想获得职业生涯的突破, 首先要有职业规划。要根据自己的职业理想和学校、学生发 展需要,制订符合自身实际和学校、学生发展实际的职业生 涯规划,并通过努力一步一步去实现它。“凡事预则立,不 预则废”。一个教师,30岁前要达到什么目标,40岁前要完 成什么等等,都要通过规划尽早确定下来并不断地鞭策自己, 反思自己,警醒自己,提高自己。要根据规划目标经常回头 看看那些事情还没有做或没有做好,向前看看应该马上做什 么等等,这样才会离自己的职业理想越来越近。[11] 一个教师当他登上一个成长台阶后,往往会为自己的 成长而感到兴奋,也会因工作具有挑战性而努力学习。但当 他自认为掌握了工作的全部技能时,如不继续探索新领域、 新模式,其专业成长与发展就可能停滞不前。在教师专业成 长和发展过程中,这种停滞不前的现象被称为“高原现象”或“平台现象”,这一阶段被称为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高 原期”或“高原平台期”,也有的学者称之为“不成长期”、 “重新评价期”或“职业危险期”,是几乎所有的教师在专 业成长与发展过程中都可能遇到的。作为资深教师,他们会 因自身的经验及资历而自以为是,也会因“职称”到顶而不 思进取;
会因自己对岗位和工作的熟悉,对“小环境”的所 谓成就,其实主要就是职务或职称上的成就而骄傲自满,也 会由于满足于已有的成就或地位产生“职业懈怠”的心理, 从而失去进一步成长与发展的动力和可能。这些不良心理对 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无疑是消极的甚至是危险的因素。从 一定意义上讲,大部分教师之所以不能成长为特级教师,可 能就是因为终其一生都无法突破这一发展的“高原平台” [12]。一个能不断超越其教育人生从而获得成功的特级教师, 一般任职20-30年,年龄约在40-55岁时,属教师工作最佳状 态阶段。此阶段教师的特征是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学 风格与模式个性化开始凝练并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思 想和观点,教学与科研成果丰富且有一定分量,在校内外有 较大影响。这时,他们的心理需要主要是成就需要,希望发 挥潜能,形成特色,成为同辈中的佼佼者。为此,他们会孜 孜不倦,乐此不疲。在一次教育科研沙龙活动中,曾有人问 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一个问题:李老师专业成长过程中有没 有经历过成长高原期?如果有的话,是如何突破的?李吉林 老师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阐述了自己的重要观点:在自己的专业成长过程中也存在过“高原期”或“平台期”,突破专 业发展高原平台期的关键有两点:一是专家的鼓励和指点;
二是自己的开放观念、开放心态。著名特级教师李庾南,在 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也坚持认为,在专业成长与发展历 程中,也曾多次有过自我突破,从而实现了从教生涯中的三 种境界:从“将教师当作职业”到“将教师当作事业”再到 “将教师当作艺术”的持续的自我追求、自我提升和自我超 越。
总之,每个特级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都不可能一 蹴而就,都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积累和磨砺。能不能顺应时 代发展的需要,及时抓住时代机遇,快速超越入职适应期和 高原平台期,科学把握自己的关键期和突破期,决定着特级 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速度、效率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