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人文教育及临床实践教学途径
医学人文教育及临床实践教学途径 摘要:加强医学生的医学人文教育是现代医学教育发展 的必然要求,临床实践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 意义。树立管理者、教师、学生与患者的医学人文意识,具 备一定的理论高度,培训中应用具体的人文教学措施,并纳 入考核与评价体系,是将医学人文教育融入临床实践教学的 有效途径。同时也应倡导和推进全面素质教育,全程性教育、 多元化教育、个性化教育相结合,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 的有机融合,才能培养出业务精良、品德高尚的人文精神与 科学精神兼备的高层次医学人才。关键词:医学人文教育;
临床实践教学 一、医学人文教育现状 (一)医学人文的理念现状 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集中体现 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医学人文就是强调 医疗活动以患者,而不是以疾病为中心,把患者视为一个整 体的人而不是损伤的机器,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坚持尊重患 者、关怀患者的理念[1]。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从 思想深处忽略了人文观念。
(二)医学人文在医疗领域的现状 当前我国医疗侧重于对疾病发病时的控制,而不重视患 者长期的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侧重于高科技医疗技术的治 疗,不重视医疗服务康复的连续性,简单地说,以“病”为中心,而不是以“人”为中心,这种医学脱离人文的现象, 不仅损害了医患关系,而且危害着医学的健康发展[2]。
(三)医学人文在教学领域的现状 现代医学正处在一个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时期。传统的医学教育方式是为生物 医学模式服务的,这一模式从根本上漠视患者作为人的尊严, 仅仅把患者视为有病生物体,背离了医学的人文本质。人文 精神的缺失使医学界处于被动,随着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不 断发展及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人文教育已得到社会各界的 重视,推进医学人文教育,提高医师的人文素质刻不容缓, 医师要更多关注人的社会因素,除了不断更新专业知识,还 要涉猎人文社科知识,需要在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上深入研 究、积极探索[3]。人文教育是全人教育的内在要求,亦 是全人教育的重要环节。具备良好的人文修养是实现医学目 的的重要保证,对医学生来说人文教育至关重要[3]。临 床实践教学是医学生开始接触患者的阶段,是将理论教学应 用于临床实践操作的重要阶段,是渗入医学人文教育的大好 时机,是医学人文教育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在此阶段如何培 养医学生的人文精神、如何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是医学教 育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就医学人文教育如何有机融入临床 实践教学的这一环节进行了探讨。
二、融入临床实践的有效途径 (一)树立人文意识医学人文意识的树立应该是全民性的、整体性的,涵盖 管理层面、教师层面、学生层面,甚至患者层面,只有全方 位的观念转变,认识到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才能真正将 医学人文教育落到实处。首先,管理层要重视,建立完善的 管理制度,进行长期规划,在学科发展方面进行跨学科的有 机结合,从师资队伍、课程设置、教学环境、医疗环境以及 人文氛围营造等方面给予极大的支持,提供人力、物力、财 力的有力保障[4]。其次,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教师的 道德水平、科学精神、人文素养直接影响到学生,教师良好 的综合素养体现在,一方面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熏陶着学 生,另一方面教学中能够有意识地主动融入人文思想教育, 对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启迪学生的智慧、塑造学生良 好的人格产生积极的影响。第三,学生方面树立良好的医学 人文意识,就会主动地有意识地学习医患沟通技巧,真正关 心患者,在所从事的医学活动中为他人着想,尽可能地减少 患者的痛苦,才能从简单的知识学习技能培养中走出来,成 为既有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又有高尚医德修养的好医生。
最后,患者树立人文意识,会主动关心配合学生,利于老师 的教学,利于学生的学习,利于自身疾病的诊治与康复。
(二)提高人文理论高度 医学人文教育与医学专业知识教育一样,教师在树立人 文概念、人文观念、人文意识、人文精神基础上,必须具有 一定的人文学术修养,达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才能将医学人文知识系统地应用于临床实践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有 步骤地将医学人文教育内容渗透到临床实践教学中,遵循医 学生的认知与品德形成规律,构建临床实践教学人文教育体 系[5]。学院对临床专业学生开设医学伦理学讲座、医学 人文系列讲座、医患沟通学课程、法律法规课程、诊疗人文 环境营造、编写临床实践课程人文案例、阅读经典、病历讨 论、社会实践等活动,将课程与实践互为一体,形成人文教 育体系,从而达到人文教育的教学效果,因而教师的人文理 论高度至关重要。
(三)培训与应用 临床实践教学中临床技能培训必不可少,是所有临床教 学中的重中之重。在临床实践教学过程中应遵循自主学习、 能力指向、有效协作、情境适应、形成评价的原则,建立多 形性、可操作性强、实用性强的人文知识普及和技能训练的 教学体系。多形性是指除了理论知识体系的教学外,各种形 式、多种方法、不同地点人物的人文教育结合,无需专门培 训,将人文教育内容融入各式培训教学与临床实践中,不占 用学生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实习小讲座、床边教学、病例讨 论、教学查房、病例编写,特别是在临床思维培训、临床实 践操作中融入医学人文教学内容,并且可以编写医学人文案 例,在内外妇儿急护的操作训练中加入人文内容,培训中引 入标准化病人,打破模拟教具缺乏情感交流、无互动的局限 性,积极开展医学人文活动。在各式教研活动的开展与培训中均融有医学人文的项目,增进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理解 患者疾苦,加强医患沟通能力与技巧,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 神。可操作性强是指授课教师根据临床经验,把在临床实践 操作中患者可能出现的反应、可能遇到的问题组织起来融入 教学内容,把学生最需要和能用到的人文知识组织起来进行 教学,在必要环节上进行模拟互动,具备一定的可操作性。
比如,做临床内科四大穿刺操作前与患者进行有效病情沟通, 知情同意,穿刺前的告知,穿刺过程中的言语关怀,冷暖关 心,观察患者的反应,穿刺后的注意事项交待以及结果反馈 等等。实用性强是指用人文精神来调适和改善医患关系,教 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赢得患者信任和理解,缓解 医患矛盾、减少医疗纠纷,对学生的成长大有裨益,具有很 强的实用性。
(四)考核与评价 将人文指标纳入考核体系,从理论考核到实践考核,每 项操作考核中医学人文关怀占一定的分值,单纯的人文考核 与各科考核中人文考核相结合,联合计分。譬如穿刺操作考 核中,除了操作分外,加入人文关怀评分;
教学查房评价中, 加入教师人文教学分、学生人文关怀分等。评价体系,变总 结性评价为形成性评价,如临床实践学习过程中的评价,包 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患者或标准化病人对学生的评价、学 生对老师的评价、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等。
平时成绩来源于学习过程,对学习起到监控、督促和激励作用。
三、融入社会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全程性教育 医学人文教育应贯穿于医学生教育的全程,建立涵盖学 科建设、课程设置、校园文化、医院文化等多个方面。医学 人文思想应该充分体现在医学教育、医生的职业技能培训和 实践中。某一次讲座或一项活动远不足以成为一种有效的人 文教育模式,应在临床背景下开展全面的和持续的医学人文 教育。人文教育更应该贯穿一生,建立终身教育模式,营造 良好和谐的社会氛围。全程性教育不仅仅是指医学人文的全 程性教育,也不仅仅是医师培养与执业的全程性教育,更是 我们一生的全程性人文教育。
(二)多元化教育 人文教育场所应该多元化,如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 会教育,充分发挥每个环节的教育作用。人文教育的载体也 可以多元化,如教育上体现人文,环境上体现人文,社会上 体现人文,文化上体现人文,性格塑造上体现人文等等。人 文教育应该融入我们工作、生活、学习的各个环节,在这样 的环境和氛围中,潜移默化受到教育,提升素养。无论将来 从事何种工作,人文素养必不可缺。因而多元化教育也不失 为临床实践人文教学的有效途径。
(三)个性化教育 医学生有不同的性格,心理素质、人文素质参差不齐,因此,为满足个性化的需求,为风格各异、起点不同的学习 者提供合适的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支持服务,进行个 性化的教育十分必要。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医学知识和技术, 关注疾病,更要培养学生掌握医患沟通能力,关心患者。要 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方面引导学生树立良 好的思想品德、高尚的思想境界,要富有同情心、有吃苦耐 劳思想、心理足够强大、有伦理学的知识、有医疗法律法规 的常识等等,缺什么补什么,以提高整体教育效率。总之, 加强医学生的医学人文教育是现代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要 求,临床实践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所述的医学人文教育融入临床实践教学的有效途径见 图1。树立管理者、教师、学生与患者的医学人文意识,具 备一定的理论高度,培训中应用具体的人文教学措施,并纳 入考核与评价体系是将医学人文教育融入临床实践教学的 有效途径。同时也应倡导和推进全面素质教育,全程性教育、 多元化教育、个性化教育相结合,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 的有机融合,才能培养出业务精良、品德高尚的人文精神与 科学精神兼备的高层次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殷大奎.人文医学精神与医师职业责任[J].中 国医学伦理学,2009,22(2):3-5 [2]杜治政.当代医学人文理念和实践论纲[J].医 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30(1):2-7[3]何彩云.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现状[J].中国社会 医学杂志,2010,27(1):45-46 [4]张爱云,徐庆生,孙选平.云南省医学院校人文 素质教育的对策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3(1):
101-102 [5]赵书昭.我国医学人文研究述评[J].医学与哲 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31(11):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