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思考 对包含除的再思考

对包含除的再思考

对包含除的再思考 最近读了张奠宙先生的文章《教材编写要注意防止片面 的思维定式———评小学数学教材中忽视“包含除”的倾向》, 我非常赞同张老师的观点,并对这个知识点有了更深的认识。

一、对文章中几个观点的理解 观点一:等分除和包含除是一对“孪生兄弟”。

张老师说这是两种不同意义的除法。知道总数,知道平 均分的份数,求每份是多少,俗称“等分除”;
知道总数, 知道每份是多少,问有多少份,即总数里包含多少份,俗称 “包含除”。这两种除法是同一个平均分物数学模型所产生 的,地位平等。

小学教材里分数的定义大多采用按固定人数分月饼的 模型引入并强化,对度量“一段小于单位的余量”的包含除 模型则回避不谈。此外,应用题的求解过程中涉及的基本关 系大多是行程问题、工程问题、价格问题等,这些基本关系 都涉及两个因数相乘。应用题的变化,就是知道总量及一个 因数,设法求出另一个因数。因此,在各种问题的提法上都 有相当于等分除和包含除两种类型的差异。如能均衡地对待 等分除和包含除,则有利于后续的应用题教学。

观点二:从等分除到包含除: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张老师说,在除法单元中,应该更多地关注如何多样化 地提出问题,不要局限于等分除的问题。我们甚至可以要求 学生对其中8 个小节,在保持数据不变、计算要求相同的条件下,将等分除的问题再提出一个不同类型的除法问题来。

二、结合文中观点,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1.学生不需要理解哪些题是等分除,哪些题是包含除。

教材中虽然没有出现包含除和等分除的名称,但在具体 的情境中,包含除和等分除这两种情况都有体现。比如,在 分香蕉中,把12 根香蕉平均分成2 份,每份6 根,这一分 物活动用算式表示为:12÷2=6,就是所谓的等分除;
12 根 香蕉,每4根装一盘,需要几个盘子?这一分物活动用算式 表示为:12÷4=3,就是所谓的包含除。虽然这两种形式在 教材中都有体现,但这里的分物活动不出现等分除、包含除, 而是力求在分物活动中,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策略实际进行操 作,并在操作中感悟除法的含义。

2.教师不必对除法作如此细致的划分。

我们在生活中面对一个具体的分配东西的问题时,是否 会先区分它是属于包含除还是等分除?除法就是分配东西, 实际生活中人们不可能会有这样的区分。比如,如果有12 个 一元硬币,你要把它平均分给6 个人,该怎么分?学生可能 不知道什么是等分除,但会说每人2 个,列出算式:12÷6=2 (个)。而对问题:如果有12 个一元硬币,要去买6元一瓶 的雪碧,你可以买几瓶?学生也可能不知道什么是包含除, 但是会想6 个硬币买一瓶,这里有买2 瓶的钱,列出算式:
12÷6=2(瓶)。由此看来,在实际生活中遇到除法时,我 们不可能先在头脑里区分是等分除还是包含除,而是直接进入分配物体的计算。

无论是等分除还是包含除,学生只要理解除法的意义:
即每份同样多就是平均分,会用除法解决平均分的问题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