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 班级正确价值导向的树立,从而引导学生作出正确的道 德价值判断,规范自己的行为。要在学生中树立德、智、体、 美、劳等方面的典型和榜样并加以大力推广,尤其是要树立 班级内的优秀典型,这样可以对学生产生直接的现实感召力, 形成正确的精神引导,提高学生的道德感悟能力。总之,要 在班级塑造正确、健康、向上的核心价值观,形成全体学生 的共同价值取向,为德育工作提供良好环境。3.营造规范的制度文化。
无规矩不成方圆,班级制度文化作为班级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既是班级文化的有效保障,更是开展德育工作的重 要手段。在德育工作中,通过制度文化建设,制订符合本班 特色、符合人性的班纪班规,可以激励学生自觉遵守道德规 范,学习道德自律。班主任教师要在广泛征求学生意见的基 础上,制订和完善班级班规,设立班规执行情况通报和奖惩 制度,建立品德分加减制度,对班级的集体、个人表现做分 阶段总结,对表现较好的学生予以表扬奖励,对违纪的同学 加以处罚。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制度的导向作用,使 德育工作更为有效。
三、深入了解学生情况,创新德育工作方式 在开展德育工作之前,班主任必须全方位、多层次地深 入了解学生个体和集体的情况。要通过详细了解学生成长过 程中的细节,准确掌握每个学生包括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基本发展情况;
同时,充分掌握班级的思想状况、 精神风貌、学习情况,为开展德育工作做好充分准备。在此 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创新德育工作。
1.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
在学校教育中,师生的沟通交流是开展德育工作最直接 的方式。班主任教师在和学生沟通交流之前,应当明确谈话 目的、对象、内容,选择好谈话的方式、时机和场合。班主 任应当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交朋友,态度真诚友善,使学生 能摆脱拘束、畅所欲言,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
在运用沟通交流法时,班主任教师要突出学生主体,根据学 生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交流方法。如对内向 的学生,可以采用委婉含蓄的方式;
对待外向的学生,可以 开门见山。同时,要把握说话的分寸,既让学生对教师产生 亲近感,又要在学生中树立教师的威信。要注意的是,很多 学生尤其是一些平时比较内向的学生与班主任面对面沟通 时会存在一定的障碍,班主任教师可以充分运用现代电脑网 络技术,如QQ、校讯通、课改平台等和学生进行沟通,使德 育工作渗透到广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开学之初,班主任 应给学生提供自己的电话号码、电子邮箱账号,因为有些学 生可能不愿或不习惯当面与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反映自身或 者班级中的问题,更愿意通过文字传达。此外,一些省课改 平台开发的学生成长档案中有学生个人日记一栏,学生可以 通过这个渠道反映自己的想法,教师接收到学生反映的问题后,与学生进行个别深入的交流,这可以进一步拉近班主任 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提高师生交流的效果。
2.倡导学生自我管理。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在班级工作中,班主任要充分给予学生信任,探索建立开放 的、民主的、双向的班级管理体制,给学生以选举权、决策 权、监督权和评定权,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 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对班级的认同感、信任感、归属感, 使学生逐渐学会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学生在班级管理的生 动实践中要正确处理好与其他学生的人际关系,就必须不断 反省和纠正自己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这就潜在地起到了 自我教育作用,使德育工作能够在日常班级生活中自发展开。
3.开展广泛的社会教育。
新课改的一大特色就是强调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要求 让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去充分了解社会,参与社会, 增强社会责任感。德育工作本身就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 要靠学校、家庭、社会来共同完成。因此,必须建立多系统、 多渠道、多层次、多载体的立体交叉式德育网络。班主任要 主动与各方面密切配合,使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教育 互为补充,形成合力。社会实践环节是面向社会现实、锻炼 学生能力、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的重要方式。班主任要发动学 生深入社会实际,积极进行社会调查研究,广泛参与社会实 践活动,使学生有组织有步骤地从学校课堂走向社会课堂,经受社会大熔炉的锤炼,使学生在广阔的社会活动中接受道 德教育,提高道德素养。同时,社会实践活动还可以增强同 学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交流,弥补学生平时在情感、心理交流 上的不足,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完整的人格。特别是 在一些集体活动中,学生比较容易意识到个人的努力与集体 荣辱之间的关系,从而学会尊重和服从集体的意向,逐步形 成集体主义的道德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