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引领·问题导学院我的教学主张】 目标导学

目标引领·问题导学院我的教学主张

目标引领·问题导学院我的教学主张 有效教学是第八轮课程改革以来较为热门的话题,这十 几年也是笔者从职初教师向成熟教师发展的关键时期。笔者 在学习、实践与反思中探索着有效教学的方法,并提炼自己 的教学主张。本文是对此过程的粗略描述,愿与各位同行分 享,也请批评指正。

一、主张萌芽:追求“教—学—评”一致性 1994年,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我,像许多教师一样,对教 育教学充满了热情;
只知道把物理知识教给学生,对物理教 学没有什么深刻的认识。也总能听到学生说喜欢听我的课, 问他们为什么,学生说:听您的课,写您留的作业,还能考 得好;
关键是,您总能在课堂上抛出一些具有逻辑关联的问 题,引发我们思考,培养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年,我在《物理教师》杂志上看到了苏州大学许国梁 教授团队关于“启发式综合教学法”的系列文章。当我第一 遍读完这些文章时,便被许教授精彩的论述所俘获。于是, 我“师”从许教授,开始了我的物理探究式教学生涯。从一 开始的机械模仿到后来的自我提高,我对物理教学的认识逐 渐加深:我觉得物理教学追求的不只是物理知识的本身,而 应是向学生展示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应该设置系列问 题,让学生在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中理解知识,培养能力。

2010年,笔者在华东师范大学参加江苏省特级教师后备 班的培训。华师大的教授给我们推荐了美国学者、现代课程论之父泰勒的著作《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有了十几年 的教学经历,读起此书,如遇知音。书中提出,任何课程和 教学都必须回答四个基本问题,即:教学应力求达到何种教 育目标?要为学生提供怎样的经验才能达到这些教育目 标?如何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如何才能确定这些教 育目标正在得以实现?同时要做到四者的一致。也就是说, 有效教学应该做到“教—学—评”的一致,我想这大概也是 学生听了我的课,会做我的作业,也能考得好的缘故吧。

随后,笔者结合对教学现状、学科价值及其达成途径等 的思考与分析,于2012年提出了“目标引领·问题导学”的 教学主张。即教师在分析教材和学情的基础上,把课程标准 中的内容标准分解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再依据目标设计问题、 选择内容、布置作业、设计评价的一种教学方式。

二、教学主张的建构依据 本教学主张的提出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

首先,源于对教学现状的思考。反观现状,可以发现教 师的教学大致有三种状况:一是“基于教材的教学”,这种 情况年轻教师居多;
二是“基于经验的教学”,这种情况老 教师居多;
三是“基于考试的教学”。这些情况的存在都有 其特定的原因,但是,任何行业都应该有自己的质量标准, 高中物理教学的质量标准就是《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 (以下简称《标准》)。布鲁姆在《教育目标分类学》一书 中指出,有效的学习始于准确地知道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目标必须清楚、具体、可操作;
美国课程论之父泰勒在《课 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提出,课程和教学要一致性地 思考“目标—内容—实施—评价”四个方面的教学要素。因 此,教学必须要有目标的引领。

其次,源于对学科价值的思考。常听到“把物理全都还 给物理老师了”之类的话,这些都会让我们反思:中学物理 课程的价值何在?物理学研究的事实和结论可能会被学生 忘记,但物理学研究的思想方法、研究态度一定能够长久地 支持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是不会“还给”教师的。这 些被学生终身保持的,成为他们行为习惯的就是基本素养, 培养学生的物理学基本素养和关键能力才是中学物理课程 的价值所在。新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了“物理 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 方面的高中物理的培养目标。多年来,本人把“为思维而教:
让课堂成为发展学生思维的乐园”作为自己的物理教学追求, 通过思维能力的培养,以点带面,实现物理教学目标的全面 达成。

第三,源于学科价值达成的需要。爱因斯坦认为:“提 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从根本上说,科 学发现往往从问题开始。思维也是如此,任何形式的思维都 是从问题开始的,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 决问题的方法,才有形成思路的可能性。正是由于有了明确、 具体的问题,才能使思维过程具有明确的方向,使思维能沿着合理的假设一步一步走下去。可以说,没有问题就没有思 维,没有问题解决就没有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问题应该 成为课堂教学的引擎和路线图,问题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的 培养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基本价值追求。因此,思维能力培 养的课堂,必须是问题导学的课堂。

三、教学主张的实践模式 教学设计的核心就是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综合 考虑各种教学资源和影响因素,做出各种决定,进而形成相 应的方案。一般来说,教学设计有两种思路:一是顺向思考, 一是逆向思考。顺向思考往往是始于教学内容,并据此安排 学习活动,有时也会考虑评价问题,在“教学大纲时代”, 教师大都是这样做的。而逆向设计则是有了《标准》后提出 的新思路,教师首先将《标准》转换成学生“学习目标”, 并据此设计与目标相匹配的问题(主问题和子问题)进行评 价,再依据问题选择内容和设计学习活动。该模式在设计教 学时是依照第二种方案,具体设计的步骤和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步:全面分析,确定目标。教师在授课前首先要根 据《标准》所提供的知识条目,结合学情和教学资源等情况, 依据布鲁姆目标分类提供的参照系,把《标准》提供的内容 标准分解开,确定每个主题应完成的学习目标,即课题的学 习目标。课题学习目标要系统、具体、简洁且有层次性,可 测量。学习目标是掌握学习的前提,决定着教学的方向,是 教师设计问题、进行评价、选择内容和设计学生学习过程的依据。

第二步:依据目标,设计问题。学习目标确定后,需要 思考如何评价和检测这些目标是否已经实现,因此,需要设 计与教学目标相匹配的问题。亦即根据目标编制适合的问题, 判断学习目标中所描述的各项要求,以此来判断学生的学习 状况,从而进行预测、反馈与指导,使教与学都能按照目标 引领的方向进行。

第三步:依据问题,设计活动。在明确了学习目标和问 题任务后,我们就要考虑设计怎样的学习活动才能使学生达 成学习目标,甚至表现更好。在“目标引领·问题导学”的 教学模式中,可以通过以下6个环节设计活动:(1)生疑: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投放目标。本环节可以通过创设情境, 启发学生在情境中提出要探究的问题,结合要探究的问题给 出本主题学习要达到的目标。(2)探疑:针对目标,诊断 补偿,铺路架桥。本环节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探测学生在学 习新问题中可能遇到的障碍,或是检查学生“先学”的效果, 为学生开展新的学习打下基础,提供“支架”。(3)辩疑:
针对问题,合理猜想,提出方案。本环节通过对上述问题进 行分析,提出可能的假设,再依据假设设计可能的方案,理 论的或实践的。(4)解疑:多元互动,问题探究,形成目 标。本环节可以根据目标形成的需要设置几个主问题,每个 主问题再分解成一些子问题。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 (实验等资源)、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多元互动,借助问题的解决逐步达成学习目标。(5)释疑:课堂练习,矫正补救, 检测目标。根据课题教学目标编拟练习题和形成性测试题, 以巩固和强化所学知识。(6)拓疑:迁移应用,拓展提高, 提升目标。本环节教学要求学生把已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应用 于新的问题情境中,解决更高级的问题,使学习目标提升到 新的高度。

第四步:依据目标,设计作业。本环节紧扣本节的学情 和目标要求设计作业。以巩固目标,提高认知水平,使学生 产生新的学习动力。

综上所述,实施“目标引领·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4 个步骤,是以学生自学和练习为主,再结合教师的指导点拨 和质疑讲解,逐步深入并达到掌握教学目标的目的。课堂教 学紧紧围绕学习目标,突出了课前补偿和反馈矫正这两个环 节,提高了学生的认识基础,及时获取反馈信息,及时采取 矫正措施,取得教学的最佳效果,符合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 规律。

“目标引领·问题导学”的教学主张和模式,现已在我 校各学科推广,很受老师们欢迎,全校课堂学生评教的满意 度也提高了。我的教学主张,让我的专业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越走越远。